● 摘要
摘 要
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需要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进行,改革的目的是要摒弃以往只注重知识而忽略能力的培养的填鸭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探究开放式的,注重过程的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教育的任务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十年的时间,已经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探索、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合作学习是现在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教学中研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前三章研究了合作学习的概况,研究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新的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方面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异。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课程改革的多样化教学等方面讲开展合作学习是必要的,从时代发展等方面讲高中物理开展合作学习是可行的。
本文第四章论述了高中物理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1)探讨了合作学习开展的原则。如:个体积极参与原则.合作充分性原则、合理搭配小组的原则、合理分工的原则。(2)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如: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的要求。(3)提出了怎样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如:选择激发兴趣的实验性内容、多解型问题、复习知识点时、对某一问题有争议时。(4)进行了实施方式上的探索,如:学生教学生合作式,插入式合作学习。
本文第五章进行了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成绩的比较,对调差问卷及访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第六章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实施合作学习提出了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a.在物理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较明显的提高。
b.在物理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较明显的转变。
c.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物理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提高不大。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基础较好的学生物理知识比较完整,相反,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空缺、薄弱。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改变了普通学生惧怕物理的心理,又明显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