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836行政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复议,专门制定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

2. 政策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答案】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某评估主体对某政府或政府机构工作成绩效率的基本评价和判断。它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1)内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实施的评估。内部评估最大的优点在于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但评估往往会附着一些自利行为,代表着某一部门的局部利益,这使内部评估容易走向片面性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2)外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以是由行政机构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大专院校进行的,也可以是由投资或立法机构组织的或由报纸、电视、民间团体等其他各种外部评估者自己组织的。外部评估优点在于外部评估者更为客观,但是外部评估也存在获取资料困难等问题。可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其利弊,在实践中,应把内、外评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一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管理过程审计和管理部门审计。

4. 人事管理

【答案】人事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把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它既指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即如何让

人做事和事得其人,人事两宜或适人适事,又指一门科学,即研究人事管理活动的科学。具体包括以下职能:招聘、调配、培训、考核、薪酬、劳动关系管理。

5. 行政信息公开

【答案】行政信息公开是指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申请公开行政信息,并方便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总称。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6.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简答题

7. 简述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经济环境可高度概括为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与生产关系(包括经济体制)两大方面。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a. 在本质上,正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行政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b.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后者又决定行政系统的阶级性。

②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

行政系统作为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组织,其管理对象和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因而,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影响。

③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行政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开展活动的,而物质条件与技术装备的发展与特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此外,行政系统的运转需要一定的财力基础,而行政经费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a. 人口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现;

b. 人口的多少也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人口管理政策及部门设置;

c. 人口的多少还影响行政系统的编制多少及改革的难易。

(2)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行政系统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政治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变化,由经济基础的性质与变化决定。

②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

a. 自然经济体制下,行政系统的政治功能、社会治安功能较为突出,而经济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微弱。

b.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仅限于宏观领域,而对微观经济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则不加干涉。

c.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系统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直接的指令管理,设置大量经济管理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行政系统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的特征表现为:直接而广泛:命令强制:企业被动适应。

8.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1)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

行政学领域中的行政发展则是以第_次世界大战后对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对于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之间的关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上,也就是行政发展导致发展行政还是发展行政导致行政发展的观点差异。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首先,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是两个不同的行政过程。行政发展是一种以自身(行政系统)为诉求对象的行政过程,其基调是改革,即通过行政系统的改革向更高级状态过渡的过程。而发展行政则是一种以社会系统为诉求对象的行政过程,其基调是促进,即通过行政系统对社会系统的能量释放促使社会系统往更高级形态发展。

(2)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联系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之间存在着相互衔接、承前启后、互为因果的关系。以社会需求为研究起点,行政发展先于发展行政,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行政发展是发展行政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行政系统自身得到了发展才能向外辐射能量带动社会系统的发展。但是,行政系统向社会系统辐射的能量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的能量一起发生作用,才导致社会系统向行政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引发新一轮的行政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又可以将行政发展理解为发展行政的日标和结果,即前者是果,后者是因。由此可见,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变化。正是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交替进行,使得能量得以在社会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顺利循环,带动并推进了行政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向前发展。

9. 简述对非正式组织应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非正式组织应是在正式组织中,由于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自由结合体,它不具有特定的目的,而是具有偶发性或自然形成的。

行政组织是法定的正式组织。而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J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