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计量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设己经得到关系式

的最小二乘估计,试回答,

(l )假设决定把x 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这样对原回归的斜率和截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把Y 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又会怎样?

(2)假定给x 的每个观测值都增加2,对原回归的斜率和截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给Y 的每个观测值都增加2,又会怎样? 【答案】(l )设

为原变量x 的单位扩大10倍后的变量,则有

因此,当解释变量x 的单位扩大10倍时,回归中的截距项不发生变化,但斜率将变为原回归系数的1/10。 同理,设即

为原变量

单位扩大10倍后的变量,则有:

,所以,

,所以:

。因此,当被解释变量Y 的单位扩大10倍时,回归中的截距项与斜率项

均是原回归系数的10倍。 (2)设同理,可设

,则

,则

,即

,因此,当解释变量变为

,也就是回归。可见,当被解释变变为

的每个观测值均增加2时,回归的斜率不会发生变化,但截距项由原来的量的每个观测值均增加2时,回归的斜率仍不发生变化,但截距项由

直线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

2. 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中,通常选择哪些类型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对被解释变量样本数据有哪些假定?

【答案】在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中,所利用的数据或者只是截面数据或者只是时间序列数据; 作为被解释变量 的样本观测值必须是连续型的随机变量,且与随机干扰项同分布,得到的观测值完全反映被解释变量的实际状态。

3.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时,为什么要对模型进行基本假定?

【答案】回归分析的目的是要通过样本回归模型(方程)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总体回归模型(方程)。回归分析估计方法中应用最普遍和广泛的就是最小二乘法,为保证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优良的统计特性,通常对模型提出若干基本假定,在这些假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普通

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量是具有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估计量,否则,该方法就不再适用,而要发展新的方法。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模型的假定实际上是针对最小二乘法的。

二、计算题

4. 一个有2个方程构成的简单商品供求模型如下: 供给方程:需求方程:系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模型两个方程是否可识别?

(2)如果对该模型需求函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变量Y t ,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

(3)如果再在上述模型的供给方程中引入新变量上期商品价格P t-1,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

(4)如在需求函数中继续引入表示消费者财富的变量w ,,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又有何变化? 【答案】(l )该模型的简化式模型:

则可以推出简化式模型与结构式模型的参数关系体系:

可见,在已知

时,2个方程不能求得4个结构参数

的确定值,所以供

其中,p 为均衡价格。Q t 是供求平衡状态下的供给量或需求量。试从模型简化式与结构式关系体

给方程与需求方程 都是不可识别的。

,则该供求模型变为:

(2)如果对需求函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变量Y ,

则可以推出该模型的简化式模型为:

其中,

于是,供给方程是可以识别的,这是因为:

但从整个参数关系体系看,待求的未知结构参数有5个:一求出,故需求函数不可识别。 (3)当在供给方程中引入上期商品价格供给函数:需求函数:

容易推出此模型的简化式为:

其中,

联立模型含6个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与简化参数关系体系恰好有6个方程,

后,联立方程模型可写为:

,而参数关系式体系

中简化式参数只有4个,无法由简化式参数求出全部结构式参数,也就是说,需求函数仍无法唯

可唯一确定 6个结构参数,因此模型系统恰好识别。

(4)当在需求函数中再引入表示消费者财富的变量W t ,联立方程模型可写成: 供给函数:需求函数:

容易推出此模型的简化式为:

结构模型含有7个结构参数:一。例如а1可由两个式子求出:

,但在结构参数与简化参数体系关系体系中

有8个方程, 即方程个数大于未知数个数,其结果是,虽然可以求出结构参数的解,但解并不唯

因此,供给方程是过度识别的方程,但需求方程仍然是恰好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