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产品

【答案】公共产品是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 供给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公共产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 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后者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 换而言之, 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 纳税担保

【答案】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 纳税人或其他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以保证、抵押、质押的方式, 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行为。纳税担保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保护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纳税担保人包括以保证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保证人和其他以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第三人。

3. 消费型増值税

【答案】消费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 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的一种增值税类型。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价款后的余额。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 消费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限于生产者的消费资料, 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它的法定增值额小于理论增值额。

4. 税收

【答案】税收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者货币,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到了现代社会, 税收已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在本质上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 由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分配而体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5. 税收政策

【答案】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是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一个过程, 是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主体、政策环境等内容组成的完整的调控体系。

6. 对劳动所得征税的替代效应

【答案】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 从而对纳税人产生的影响。从替代效应看, 政府对个人的征税不仅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 而且提高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 或者说, 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

二、判断题

7. 税负资本化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定方式, 但是它同一般的税负后转又有着不同, 主要表现在转嫁对象的不同以及转嫁方式的不同。( )

【答案】√

【解析】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税收资本化与一般的税负后转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但是一般的税负后转主要是通过压低进价将税负转移给生产者。

8. 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税收决定经济, 经济影响税收。( )

【答案】×

【解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税收, 税收影响经济。

9. 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报告表, 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报送事项。( )

【答案】√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10.当存在负外部效应时,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的状态。( )

【答案】√

【解析】负外部效应是指主体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损失的现象。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的状态, 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或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使受损者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

11.我国印花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享比例是97%归中央政府, 3%归地方政府。( )

【答案】×

【解析】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 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12.税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

【答案】×

【解析】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或者, 税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国家的公共权力。税收的产生和存在, 取决于相互制约着的两个前提条件:①国家的产生和存在;②社会经济条件。

13.一国社会消费水平高, 表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高, 税收收入水平相应就高;反之, 社会消费水平低, 税收收入水平就低。( )

【答案】×

【解析】税收收入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 而不仅仅由社会消费水平决定。

1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 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据实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

【答案】×

【解析】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 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15.阿道夫•瓦格纳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

【答案】×

【解析】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16.税收可以在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 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不会扭曲资源配置格局, 阻碍经济发展。( )

【答案】×

【解析】税收作为一种重要的再分配工具, 可以在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也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格局, 阻碍经济发展。

三、简答题

17.结合我国实际, 谈谈你对优化税收成本的看法。

【答案】我国税收成本存在征税成本总量偏高, 且结构不合理;纳税成本负担沉重, 深受政治体制影响;税收社会成本进一步扩大等问题, 需要按照下列原则和方法优化我国税收成本。

(1)税收成本优化的原则

①有利于组织税收收入

②有利于实现或促进依法治税

③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④有利于改进为纳税人服务

⑤兼顾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2)税收成本优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