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之《西方美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莱辛在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并分析《拉奥孔》中的“诗画界线”。

【答案】(1)莱辛在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通过他的名著《拉奥孔》,他指出诗和画的界限,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文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特点在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了美学中人本主义的理想。

通过他的《文学书简》和《汉堡剧评》,和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狄德罗互相呼应,建立了市民戏剧的理论和一般文学的现实主义的理论。

(2)《拉奥孔》诗和画的界限

①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从具体例证抽绎出关于诗和造形艺术的基本原则。

②莱辛拿雕刻和诗比较,发现一个基本的异点:拉奥孔的激烈的痛苦在诗中尽情表现出来,而在雕刻里却大大地冲淡了。

③莱辛从三个观点来考虑诗画异同问题

a. 从媒介来看

画用颜色和线条为媒介,颜色和线条的各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的,是铺在一个平面上的;诗用语言为媒介,语言的各部分是在时间雕刻中先后承续的,是沿舂一条直线发展的。

b. 从题材本身来看

题材有靜止的物体,有流动的动作:而物体各部分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因此画的媒介较适宜于写物体,诗的媒介较适宜写动作。

c. 从观众所用的感官来看

画是通过眼睛来感受的,眼睛可以把很大范围以内的并列事物同时摄入眼帘,所以适宜于感受静止的物阼;诗是通过耳呆来接受的,耳呆在时间的一点上只能听到声音之流中的一点,声音一纵即逝,耳朵对听过的声音只能凭记忆追溯印象,所以不适宜于听并列事物的胪列,即静止物体的描绘,而适宜于听先后承续的事物的发展,即动作的叙述。

④化静为动的三种方法

莱辛并不否认在一定程度上诗也可以描绘物体,诗描绘物体只能通过动作去暗示,只能化静为动,不能罗列一连串的静止的现象。

a. 借动作暗示静态;

b. 借所产生的效果来暗示物体美;

c. 化美为媚。

⑤《拉奥孔》

《拉奥孔》可以说是德国最早的一部最富于吸引力和启发性的美学著作,莱辛善于就具体事例作具体分析,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a. 在他的分析中,他一方面看重各门艺术在题材方面和媒介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更特别看重作品对于观众或听众的心理效果。

b. 这种研究方式对后来资产阶级的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健康的影响。

⑥莱辛的两条斗争阵线

莱辛之所以要严格辨清诗和画的界限,是和他所进行的启蒙运动分不开的。在这里他所进行的是两条阵线的斗争:

a. —条阵线是反对高特雪特所提倡的法国新古典主义;

b. 另一条阵线是反对屈黎西派和文克尔曼的片面的看法。

⑦《拉奥孔》是从文艺摹仿自然一个基本信条出发的。

⑧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过分加以绝对化,因而导致一些不正确的结论。

⑨莱辛在《拉奥孔》里也认臭地讨论了丑。莱辛认为丑须分“无害的”与“有害的”两种。

2. 简述费肖尔父子关于移情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1)首先用这个名词的是劳伯特•费肖尔(子)。

(2)(父)弗列德里希·费肖尔

①观点

a. 他从黑格尔的泛神论的观点出发,强调“美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理想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典型,须克服自然或现实界的“偶然机会的王国”,才能显出事物的内在本质。

b. 他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对象的人化。

②评价:他虽还未把“移情作用”用作名词,却已把它用作动词(“感入到”)了。费肖尔关于象征的看法显然是黑格尔的象征艺术说的发挥。

(3)费肖尔象征作用的三级

①神话和宗教迷信所用的象征作用;

②寓言所用的象征作用;

③审美活动中的象征作用,这是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的中间级。

(4)劳伯特•费肖尔

①从费肖尔的“审美的象征作用”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劳伯特•费尚尔在《视觉的形式感》(1873)—文里发展出“移情作用”的概念。视觉到的外物的形式组织,据他的分析,并不是无意义的。

②劳伯特•费尚尔从此下结论说:“这一切都会不可能,假如人们没有一种奇妙的本领,能把自己身体的形式去代替客观事物的形式,因而就把自己体现在那种客观事物形式里。”这就说明了移情作用中对象形式与主体活动之间象征的关系。

③劳伯特•费尚尔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据他的分析,一切认识活动都多少涉及外射作用,外射的或为感觉,即事物在头脑中所生的印象,或为情感,即主体方面的心里反应。知觉起于知觉神经的剌激兴奋,情感起于运动神经的剌激兴奋。

(5)费肖尔父子对移情说的影响和意义

费肖尔父子已基本奠定了移情说的基础,从此证明一切形式如果能引起美感,就必然是情感思想的表现,就必然有内容。

(6)德国美学的两个派别

①“形式美学”派以侯巴特为代表,专从抽象形式来研究美,

②“内容美学”派就是黑格尔派,以费肖尔父子为代表,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反对形式主义,所以他们的移情说在当时有进步的意义。

3. 简述《论诗艺》及贺拉斯对西方文艺的影响和贡献。

【答案】(1)《论诗艺》对后来发生影响最大的在于古典主义的建立

①文艺选材的问题,贺拉斯承认选材可以沿用旧题材,也可以独创,即运用新题材,但是沿用旧题材的比较稳妥的。

②关于处理题材的方式,贺拉斯的看法也基本上是保守的。

③贺拉斯强调摹仿古典,但也反对生搬硬套,或者“逐句逐字的翻译”。

④古典文学的理想

古典主义者都号召向古典文学作品学习,贺拉斯认为古典文学的理想是“合式”或“妥帖得体”。

a. 根据“合式”这个概念,一切都要做到恰如其分,叫人感到它完美,没有什么不妥当处。这主要是对于艺术形式技巧的要求。

b. “合式”这个概念要求文艺作品首尾融贯一致,成为有机整体。

c. 整体概念与和谐概念是密切联系的。贺拉斯还把和谐整体的要求推广到风格方面。

d. 根据“合式”的概念,贺拉斯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e. “合式”牵涉到文艺标准问题。

(2)贺拉斯对于西方文艺的影响和贡献

①《论诗艺》对于西方文艺影响之大,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有时甚至还超过了它。 ②贺拉斯对西方文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奠定了古典主义的理想

a. 他虽然有些保守,他的基本观点却是现实主义的。

b. 他把他所理解的古典作品中最好的品质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用最简洁而隽永的语言把他的总结铭刻在四百几十行的“短诗”里,替后来欧洲文艺指出一条调子虽不高而却平易近人,通达可行的道路。

4. 艾特玛托夫对俄苏现实主义文学作了哪些发展?

【答案】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当代苏联文学中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抒情色彩,提出了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其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探索走向成熟(20世纪50〜60年代),清新优美的艺术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