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802石油地质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质年代

【答案】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

2. 石钟乳

【答案】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石钟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石钟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3. 火成岩

【答案】火成岩或称岩浆岩,地质学专业术语,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

,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己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

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4. 变质带

【答案】变质带是指在变质岩分布区,根据变质岩矿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点,将变质程度不等的划分出来的带。带与带之间的线叫做等变线。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在一个基本相同的P-T-x 范围内形成。

5. 生物层序律

【答案】生物层序律是指有机物的化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在地层中,彼此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的可以辨别的演化顺序。每一个地层建造都有其特殊的总的生物面貌,它既不同于上覆地层,也不同于下伏地层。所以,岩石的年龄可以根据其所含化石的面貌(即生物群)加以鉴别。

6. 离散(扩张)板快边界

【答案】离散(扩张)板快边界是指两个板块沿边界相背运动,地幔对流物质不断沿边界涌出并添加到两侧板块边缘上,形成新的洋壳。也是板块生长的边界。

7. 泉华

【答案】泉华是指溶解有矿物质和矿物盐的地热水和蒸气在向地表上行的过程中,因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化学沉积物,它不仅能反映泉水的化学成分,而且能带出水热系统深部和上行通道的重要信息。

8. 去均夷化

【答案】去均夷化是指当侵蚀基准面(海平面)下降,陆地上升时,平衡会被破坏,河流就会重新下蚀,这个过程称为去均夷化,它可形成深切河曲和河流阶遗。

9. 岩床

【答案】岩床又称岩席是由岩浆沿层面流动铺开或岩浆沿着层面流动侵入,形成与地层相整合的板状岩体。岩床厚度一般较小、均匀,而面积较大。呈岩床产出的岩体以基性、超基性岩,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为常见。

二、简答题

10.试述沉积物中常赋存有哪些矿产? 组成这些矿产的矿物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据成因,可将沉积矿床分为机械沉积矿床、蒸发沉积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和生物一化学沉积矿床4类:

(1)机械沉积矿床

砂矿一般是地表的松散堆积物,易于开采。如作为建筑材料的砂、砾,制造玻璃、光导纤维

用的纯石英砂,以及金、铂、锡、钨、铌、钽、钛、锆和金刚石、宝石等砂矿床,经济意义较大。

(2)蒸发沉积矿床

成矿物质呈离子真溶液状态被搬运到封闭盆地中,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各种盐类依次结晶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又称盐类矿床。形成盐类矿床的基本条件是: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和封闭或半封闭的盆地条件。

矿床的物质成分都是易溶于水的钠、钾、钙、镁的无机盐类。最主要的盐矿物有:石盐、钾石盐、光卤石、硬石膏、石膏、无水芒硝、芒硝、钙芒硝、泻利盐、杂卤石、水碱、天然碱、智利硝石、钾硝石、硼砂等。

(3)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是陆原风化产物,海底火山喷出物和海底岩石的分解物也可能成为成矿物质的另外来源。矿床常产在固定地质时代(晚元古代至第三纪)的沉积岩系或火山一沉积岩系内,层位稳定,产状与周围岩层一致; 在水平方向上,矿体呈层状或扁豆体状沿海湾或湖盆边缘展布,铝土矿常沉积在滨岸,铁沉积在陆棚的向陆部位,锰常在陆棚的向海部位沉积; 在垂直剖面上,矿体常赋存在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上的海侵岩系内,铝土矿常产在岩系的底部或下部,岩系中部为铁矿体,而锰矿体则常位于海侵岩系的上部,这种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矿石常具鲕状、豆状、肾状构造,显示了胶体结构的特征; 本类矿床

规模大,含矿岩系延伸可达数百公里,矿体长达数十公里,宽数公里,而厚度可达数十米; 矿石品位均匀,金属氧化物含量一般在40%左右。

(4)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通过生物活动或生物遗骸分解使成矿物质沉积富集而形成的矿床。此类矿床主要赋存在陆棚浅海盆地边缘地带的海相地层中; 有固定的成矿时代和层位; 含矿岩系为富含有机质的页岩、砂岩和碳酸盐岩,矿层内或其顶、底板岩层内常含化石或有机质; 垂直剖面上常具旋回性,有时出现几个矿层; 矿体形状主要为层状、扁豆体状,沿走向延伸甚远,但沿倾向则常呈雁行状排列; 矿石以致密块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为主,也常有结核状者; 矿床规模大、分布广、经济意义巨大,如沉积磷块岩矿床、黄(或白)铁矿矿床、自然硫矿床、硅藻土矿床、生物灰岩矿床等。

11.影响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

(1)波浪作用

对海岸地貌发生作用的是浅水波,它在变形过程中,一方面对海底及岸边发生侵蚀或堆积; 另一方面因波浪折射而造成海湾处波浪能量的辐散,产生堆积; 而在呷角处因波浪能量的辐聚而发生侵蚀。

(2)潮汐作用

潮汐对海岸的作用有三方面:一是影响海岸带的作用范围及作用强度。二是影响海岸带地貌类型的发育,三是潮流流速影响海岸带的侵蚀与堆积。

(3)沿岸流作用。沿岸流是与海岸平行的水流,它在风浪推动下沿海岸一定方向流动,而且有一定速度,可侵蚀海岸或造成堆积。

(4)风力作用

风吹过海面时,把能量传递给海水,产生波浪以及海岸的增水或减水,从而造成海岸的侵蚀或堆积。因此不同的风向、风力强度和吹程,对海岸地貌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风的吹扬作用,还成为海岸风沙地貌发育的主要动力。

(5)河流作用

河流每年直接输入海洋的泥沙有17000亿,另外还有大量的溶解质。这些泥沙大部分堆积在

海岸带,它不仅直接堆出三角洲平原,而且还为其他海岸堆积地貌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6)生物作用

海岸带生物繁茂,生物的生长和遗体堆积,对生物海岸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如贝壳堆积可形成贝壳堤海岸; 红树林生长成为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堆积成为珊瑚礁海岸等。

(7)海平面变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

海平面变动或地壳运动均影响着海岸带的范围、轮廓、侵蚀与堆积。

(8)岩石及地质构造的影响

岩石和构造会影响海岸的侵蚀速度和形态。如软弱岩石和构造破碎带易被侵蚀,造成海湾及低平的海岸; 坚硬岩石的海岸则难以侵蚀,多成为娜角和高陡的海岸。构造线与海岸线交角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