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引用条件稳定常数?
【答案】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般大于条件稳定常数。条件稳定常数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更能准确衡量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
2.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答案】(1)不同点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结构复杂,可实现吸收光谱的自动扫描,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光路设计要求严格。(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具有较高的澍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测量方便快捷,特别适合进行结构分析。
3.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采用电位法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溶液,求得未知HCL 溶液的浓度(需注明所用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及定量方法等)。
【答案】(1)所需仪器设备:酸度计、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指示电极(pH 玻璃电极)、电磁搅拌器、搅拌子、滴定管、烧杯等。
(2)实验过程:①预热仪器,清洗玻璃仪器;②饱和甘汞电极的准备;③连接仪器,安装电极;④在洗净的滴定管中加入NaOH 标准溶液,并将液面调至0.00; ⑤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HC1溶液,置于搅拌器盘上,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开启搅拌器,滴加NaOH 标准溶液,待pH 稳定后,读取pH 值及滴定剂加入体积,在滴定开始时,每加5mL 标准滴定溶液记一次数,然后依次减少NaOH 加入量,在化学计量点(pH 突跃)附近,每加0.0lmL 左右记一次pH , 过化学计量点后,每加0.5mL 或1.0mL 记录一次pH , 直至电位变化不再大为止。
(3)数据处理:用二阶微商法计算滴定终点体积溶液的浓度。
4. 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答案】(1)沉淀的溶解度小,品种多,选择性好;(2)沉淀的极性小,对杂质离子吸附弱,沉淀纯净;(3)组成恒定,一般不必灼烧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操作;(4)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少称量误差。
5. 试从ICP 光源的环状结构分别解释:ICP 发射光谱的基体效应小;测定精度高。
【答案】样品处于环状ICP 中心,因此,样品是间接辐射加热,此时组分的改变对ICP 影响小,加之溶液量也小,因而基体效应小;ICP 环形通道使样品很容易进入ICP 矩中心,即ICP 焰受到的影响小,或者说ICP 很稳定,因此检测精度局。
第 2 页,共 25 页
根据公式即可求得HC1
6.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需选择的主要分离操作条件有哪些?
【答案】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选择的依据是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和分离度的概念;需选择的主要分离操作条件有载气种类及其流速、柱温、固定液的性质及用量、担体的性质和粒度、进样时间和进样量以及气化温度等。
二、计算题
7. 称取含
试样0.5000g ,
溶于水后加
消耗0.1000mol/L的
8 某有色溶液在2.0cm 厚的吸收池中测得透光度为.
标准
的百分含量?.
滤去沉淀,洗潘,加入过量KI 于滤液中并酸化,滴定析出的溶液21.18mL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计算
【答案】
仪器的透光度读数T 有的绝对误
差。试问:(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2)欲使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溶液的浓度应稀释多少倍?(3)若浓度不变,问应用多厚的吸收池较合适?(4)浓度或吸收池厚度改变后,测量结果误差是多少?
【答案】(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计算表明超过了光度法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要求。 (2)欲使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则
极小值此时
稀释约5倍。
(3)若浓度不变,可改变吸收池的厚度。 当
吸收池厚度2cm
;
吸收池厚度
故应选用0.5cm 的吸收池。
(4)若浓度稀释约5倍或选用0.5cm 的吸收池,此时测量结果误差最小
,
代入公式计算测量结果误差。
第 3 页,共 25 页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
故应
(4)浓度稀释约5倍或选用0.5cm 的吸收池,结果的准确度达到了光度法对测定的要求。 9 计算在pH=10.0和pH=7.0时的.
【答案】
当pH=10.0时,
又pH=7.0时,
10.计算25°C 时,当
进行反应的方向。(已知
:
分
)
【答案】已知半电池反应
由于
故
当
. 时
当pH=8.00时,
因为
所以能发生
第 4 页,共 25 页
已知:络合物的,10.3,13.3 分别是5.2。
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判断与
别
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