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其一般空间法则分别是什么?

【答案】(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市场原则是基础; 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2)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一般空间法则:

①市场原则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其特点是:

a.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b.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c.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②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③行政原则

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从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的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

2. 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答案】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他们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1)从矛盾的一面看

经济区域化具有排他胜,区域内外存在着差别待遇,虽然有利于经济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就整个世界而言,仍是带有浓厚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经济区域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从促进的一面看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步骤和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归宿和最后结果。

①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a.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发展,这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推动。

b.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其保护性和排他陛趋向也会相应加强,从而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

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求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就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

b.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的消极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尚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调控,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起伏、贸易保护、金融动荡在全球范围相互传递,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时刻存在。这种风险和危机对各地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带来灾难,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

3. 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

【答案】(1)功能部结构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产品部结构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3)区域部结构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划分分部以区域为单位,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6)具体案例分析

区域部结构:AGA 公司

AGA 公司是瑞典的一家大型工业公司,甲期以生产工业玻璃为主,以后逐渐扩延至制冷设备、工具钢材、以及发电厂等。其中,工业玻璃的生产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区域性结构。共分为2个区域总部:北美、欧洲和南美。由于南美市场发展历史不长,故其总部仍设于斯德哥尔摩,而不是在南美当地。显然,比其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的公司空间结构更为分散。

4. 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答案】布鲁克菲尔德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像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一体化,相反,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所以,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和政策,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进行干预,促进相关国家的互惠互利,化解矛盾和冲突,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5. 试述全球汽车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并分析最近几十年来的主要变化特点。

【答案】(1)汽车生产的全球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①从大洲层面上分析

由20世纪60年代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发展到2000年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②从国家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空间集中程度也在大幅度下降。

③从公司层面上分析

汽车生产则向少数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集中。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北美和欧洲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很小。现在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都为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

(2)汽车贸易的全球化

①从汽车出口贸易看

由于主要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其国家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②从汽车进口贸易看

各国变化情况不一,有升有降。其中美国进口份额较大。

③从贸易平衡上看世界主要地区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贸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