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59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问答题

1. 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案】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

(1)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3)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2. 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

【答案】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1)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又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①区域性生产合作

区域性生产合作是分布于不同区域的生产企业按照相互间的原料、燃料、产品、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联系组织在一起,开展合作。其中,有的是由相同的生产部门和行业的企业进行的,有的则是由相关生产部门或行业的企业进行的。

②区域性商业合作

区域性商业合作是依靠分布于各区域的商业企业与其周围的生产企业的联系,扩大进货渠道,及时了解各地的市场供求信息; 同时,在各商业企业之间实行联购分销、分购联销、相互调节、相互委托代办购销业务等,从而有利于各商业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搞活区际商品流通。

③区域性运输合作

区域性运输合作是区域之间各种运输企业为开展联合运输或综合运输而进行的合作。它的作用是通过相关运输企业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开展联运业务,减少中转环节,从而保证准时、安全、高效地进行区域之间商品、人员等的运输,避免相互之间的不合理竞争和减少不合理运输现象。

④区域性物资合作

区域性物资合作能够使各物资企业之间互通有无,沟通区域间的物资供求信息、进行物资的

合理调配,共同建立物资供应基地。这样,既有利于各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区域物资市场,搞活区域之间的物资流通。

⑤区域性金融合作

区域性金融合作是区域之间各金融机构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而开展的合作。金融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各区域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时间差或空间差,通过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信息,融通资金,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⑥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

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是区域之间相关的多个部门的企业所开展的合作。它能够把分散于不同区域的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商品运输、商品销售等经济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区域全面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一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

①建立区域市场,推动内部各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

②联合开发资源。对各区域的自然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采取联合开发,加工增值,多方受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联合改善区域交通通讯条件。共同修建跨区域的交通干线和通讯设施,方便相互间要素流动、信息传递。

④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各区域的金融机构联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金融合作网,在区域之间调节资金余缺,加快资金周转。

⑤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各区域之间相关行业的横向合作沟通信息,建立综合信息中心来传递信息。

⑥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

3. 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会扎堆于国际大都市?

【答案】国际金融中心扎堆于国际大都市,其区位引力由四个连锁特征组成:

(1)国际金融中心内的商业组织特征

这里公司集聚,而公司间的交往及相互信任宜于促成诸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产生。公司间通过竞争和比较,促进其绩效的改善。

(2)国际金融中心内部的市场多样性

随着规模增大,市场多样化,使金融企业在市场进入和退出中具有灵活性。同时利于其建立社会网络,快速接受和处理信息。

(3)国际金融中心的文化

国际金融中心的文化包括专业人员集中,相互信任,信息汇聚等。

(4)动态外部规模经济

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包括:分享操作金融市场的固定成本,产品创新可能性的加强,签词合同可能性的增加,相关服务(如会计、法律和计算机服务)的引力等。在此设立公司可降低获取这些服务的成本。

4. 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答案】城市区域的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多中心管制等类型。

(1)集中管制

集中管制模式是中心城区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区域的内部关系协调。其缺陷是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竞争活力。

(2)分散管制

分散管制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其缺陷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承认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同时,又重视发挥中心城区或者城市的协调作用。

5. 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答案】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有:

(1)“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2)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 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3)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会降低,否则就上升。可见,经营手段和能力高的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范围要比其它同行企业的范围大。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相对大。

(4)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因为空间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使得获得利润的边界发生了相应变化。

(5)区位决策者的行为影响区位模型。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居住地或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政府对工业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行为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

6.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