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536金融基础之投资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比较三种有效市场

【答案】三种有效市场的比较:

(1)弱形式有效市场

弱形式有效市场假设所涉及的信息,仅仅是指证券以往的价格信息。当弱形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时,投资者单纯依靠以往的价格信息,不可能持续获得非正常收益。换言之,同一证券不同时间的价格变化是不相关的,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证券的历史价格预测未来的走势。在弱形式有效市场假设中,包含以往价格的所有信息己经完 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之中,所以利用移动平均线和K 线图等手段分析历史价格信息的技术分析法是无效的。

(2)半强形式有效市场

除了证券以往的价格信息之外,半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中包含的信息还包括发行证券的企业的年度报告、季度报告、股息分配方案等在新闻媒体中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即半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中涉及的信息囊括了所有 的公开信息。如果半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所有公开可获得的信息都己经完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之中,所以投资者根据这些公开信息无法持续获取非正常收益。那么,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等公开信息进行的基础分析法也 是无效的。

(3)强形式有效市场

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中的信息既包括所有的公开信息,也包括所有的内幕信息,如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所掌握的内部信息。如果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上述所有的信息都己经完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之中,所以即便是掌握内幕信息的投资者也无法持续获取非正常收益。

2. 根据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分析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

【答案】以国内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代表性价格,以汇率作为外汇市场的代表性价格。这样,可以从利率与汇率 之间的传导机制出发,分析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

(1)购买力平价(PPP )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为:

F 为外国物价水平。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本国通货膨胀率和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额。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超 过外国,则本币相对于外币贬值。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的传导机制如下:当利率变动影响物价的变动时,就会影响本国通货膨胀率和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动,即:

(2)利率平价

第 2 页,共 25 页 e 为直接标价的汇率;P 为本国物价水平;上式中的变量都是取对数形式变换后的变量。其中,

利率平价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IP )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IP )两种。

①套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表达式为:其中,i 和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的传导机制可以表示为

②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表达式为:

是国外利率水平;是汇率的风险溢价;

本国货币的贬值率。简化后

汇率影响的传导机制可以表示为:(3)国际收支

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可以通过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两条途径:①利率变动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然后影响汇率;②利率变动通过经常账户,从而影响汇率,即

: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

④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集中分析的是本国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如下:其中,

和分别是本国和外国的货币供给,和’是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本国与外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给水平各自通过物价水平影响着汇率。从而,弹性货币分析法将货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入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之中。利率与汇率关系的传导机制表现为:

⑤汇率的资产组合模型

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不完全替代,则私人部门持有的财富W 主要

本国货币M 、

包括三种资产:本国债券B 和外国债券F 。在这一简化的模型中,资产组合函数为;

其中,表示预期的汇率变动。当国内利率提高时,对国

外债券的需求下降,对国内债券的需求上升,投资者会卖出外国债券,买进本国债券。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 本币升值。反之则反是。这一关系的传导机制表现为

3. 简述布莱克—科尔斯模型的假设条件。

【答案】布莱克—科尔斯模型的5个重要的假设:

(1)金融资产收益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2)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变量是恒定的,

(3)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

(4)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他所得(该假设后被放弃)。

(5)该期权是欧式期权,即在期权到期前不可执行。

第 3 页,共 25 页 其中,是国内债券的违约风险溢价; 是国内利率水平

;是预期其中,资本的流动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那么利率变动对

4. 什么是噪声交易者风险?

【答案】噪声交易者风险,也就是短期内,噪声交易者的交易行为会导致价格在回复均值之前进一步偏离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给投资期限较短的套利者带来风险。这种风险由套利者承担,因而将会限制套利者的套利意愿。

5. 分析噪声交易者与套利者相对收益的影响因素。

【答案】噪声交易者与套利者相对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假定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的期初财富相同,则两类投资者的收益差就是他们持有的风险资产量之差与单位资产所带来超额收益的乘积:

其期望值可表达为:

(2)①式(6.10)中的第1项表明噪声交易者要获得更高的收益,错误估计的期望值必须为正。“増持效应”可以増加噪声交易者的期望收益,也就是说,如果噪声交易者持有的风险资产比套利者多,则其承担风险的回报就会增加。当

交易者。

②式(6.10)第2项的分子中,第1项隐含了“价格压力效应”。当噪声交易者看涨时,风险资产的平均需求增加,抬高风险资产的价格,降低了风险回报率,使他们与套利者的收益差变小。分子第2项包含“贵买贱卖效应”或“Friedman效应”。因为噪声交易者的错误预期是随机的,因此他们对买卖时机的把握很差。而噪声交易者预期的波动越大,买卖时机选择对其收益的影响也就越大。

③式(6.10)第2项的分母反映的“创造空间效应”是此模型的核心。当噪声交易者错误预期的波动变大时,为了利用这种错误预期实现获利,套利者承担的风险也提高了。由于套利者厌恶风险,所以他们会减少与噪声交易者的反向交易,这就为噪声交易者盈利创造了空间。当此效应增加时,分子中的“价格压力效应”和“Friedman效应”对噪声交易者收益的反向影响变小。

④从上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増持效应”和‘‘创造空间效应”对噪声交易者的相对收益有正向影响,而“价格压力效应”和“Friedman效应”对噪声交易者的相对收益的影响是反向的,但很难判断哪一类效应占主导地位。当小于0时,噪声交易者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因为(6.10)式必定为负数,而且不存在“增持效应”。若较大,会随之变大t“价格压力效应”增强并起主导作用,噪声交易者也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只有大小适当,才可能使噪声交易者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另外,风险厌恶系数T 越大,噪声交易者相对收益也越高。

6. 证券交易机制设计的政策目标有哪些?其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1)交易机制设计的政策目标

衡量证券市场的质量有六个主要标准:流动性、透明度、稳定性、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性,

第 4 页,共 25 页 为负时,套利者平均持有的风险资产高于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