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572金融学基础之投资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判断一个投资者的风险态度?
【答案】(1)给定两种选择,从投资者的选择判断其风险态度
①a. —个确定性的收益;b. —个具有相等或更高期望货币值的赌局。如果投资者选择a ,则称该投资者是 风险厌恶的。
b. —个具有相等或更低期望货币值的赌局。②a. —个确定性的损失;如果投资者偏向于选择b ,
则称该投资者是风险偏好的。
③a. —个确定性的损失;b. —个具有相等期望货币值的赌局。如果投资者认为a 和b 是无差异的,则称该 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
(2)在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定义风险厌恶与风险偏好。 定义随即变量为一个该批赌博的结果,公平的赌博可以定义为
根斯坦效用函数
的;
②如果投资者对于任意的
的:
③如果投资者对于任意的
的。
2. 晨星基金评级是如何进行的?
【答案】(1)评级指标首先分别根据3年、5年和10年的绩效数据来计算,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如表所示)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总的评价指标。基金的评级最终取决于基金的收益系数与风险系数这两个指标的差值。
表 历史绩效数据的计算权重
都有则该投资者是风险中性都有则该投资者是风险偏好刻画投资者的偏好关系,W 代表初始财富。
都有则该投资者是风险厌恶①如果投资者对于任意的
利用冯•诺依曼-摩
(2)主要步骤:
①计算基金在考察期间的平均损失率(AMU )(投资基准为90天期的国债收益率);
将基金每月净值增长率减去90天期国库券收益率,得到基金每月相对于国库券的超额收益率,然后对考察期间数值为负的超额收益率求取平均值,即R1。该指标称为基金的下行风险指标或称平均亏损指标。
②计算基金的风险系数(比较基准为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损失率)计算公式为:
对所有同类基金进行同样的处理,求取所有同类基金的下行风险指标的平均值,即R2。将单个基金的下行风险指标除以同类基金下行风险指标的平均值,即得到单个基金的相对风险指标,即R3。风险系数为1表示目标基金在考察期的平均损失率等于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水平。
M计算基金的(超额)收益系数(比较基准为同类型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其中,国债收益率通常选取90天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评估基准。
③计算基金的评级系数(收益系数与风险系数之差);
基金评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基金的评级系数=基金的收益系数一基金的风险系数
④根据基金的评级系数,评定基金星级
如图所示,在每一类型的基金中分为下列五档:其中评级系数最高的10%
的基金评为五星级
22.5%
评为四星级
最差的10%评为一星级
35%
评为三星级22.5%
评为二星级
图 晨星基金评级的分布
计算基金的收益系数和风险系数时,需分别计算其3年、5年、10年的结果,并据此对基金评级。同时,按照20%、30%、50%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后的总的收益系数和风险系数,对基金进行总的评级,晨星公司的基金评级结果每月更新一次,成立不足3年的基金不在评估之列。
3. 请结合债券定价的5个定理加深债券属性对债券价格影响的理解。
【答案】1962年麦尔齐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债券定价的五个原理。
(1)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成反比例关系。换句话说,当债券价格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下降;反之,当债券价格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上升。
(2)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即债券的息票率与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固定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时
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成正比关系。换言之,到期时间越长,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反之,到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幅度越小。
(3)在定理2的基础上,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小,并且是以递增的速度减小;反之,到期时间越长,债券价格波动幅度增大,并且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大。
(4)对于期限既定的债券,由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债券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换言之,对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变动,收益率下降给投资者带来的利润大于收益率上升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5)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成反比关系。换言之,息票率越高,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小。
4. 噪声交易者模型有哪些基本假设?
【答案】噪声交易者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
(1)相互重叠的世代结构(老年人和年轻人并存)。①由于在模型中均衡的实现有赖于风险资产收益的不确定,而叠代结构保证不存在最后一期,防止风险资产在最后支付固定红利并被清算;②可以保证每个套利者的行为“短视”,没有人有足够的时间等价格回升之后出售风险资产。
(2)风险资产的固定供给。这一假设可以防止套利者采取其他策略,比如在风险资产被高估时将安全资产转化为风险资产,或在被低估时反向操作。否则,套利者可采取的策略越多,市场越容易达到有效。
(3)噪声交易者风险的系统性。这保证噪声交易者风险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受噪声交易者情绪影响的证券的收益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如果受到同样的噪声交易者情绪的影响,即使证券基本面不相关,其价格仍会有明显的同步变动。
5. 比较“代表性启发式思维”与“可获得性启发式思维”。
【答案】(1)代表性启发式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倾向于过度自信。这种过度自信与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有关。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归入一些常见的种类,在进行概率估计时,常常过分强调这种归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关于潜 在概率的实际线索。结果,人们往往试图在一些随机的数据中找到趋势。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导致行为人在
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时,有时表现出过度反应,有时则表现出反应不足。在金融市场上,这两种反应方式同样存在,并导致了为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系统性的偏差。代表性启发式思维的普遍存在,使得市场参与者只是依据市场的局部特征做出过度自信的判断。这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市场中系统性偏差的存在。
(2)可获得性启发式思维
传统金融理论中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假定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得对目标函数最大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但是 行为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注意力是具有选择性的,人们一般只会注意到能引起他兴趣的信息。因而,对于参与者 的决策来说,也只有其注意到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不论物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