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903地质学基础B[专业学位]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答案】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的原因是:
(1)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正是人类的能力和需要,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了资源的价值。
(2)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看法随着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时变动。虽然地球的总自然秉赋本质上是固定的,但资源却是动态的,没有已知的或固定的极限。
2. 基岩和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形成具有一定产状和结构的岩石,它们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又称为基岩,对地貌发育有显著影响。
(1)影响地貌发育的主要岩石特性是抗蚀性,即抵抗风化作用和其他外力剥蚀作用的强度。抗蚀性是岩石其他性质的综合反映,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透水性、可溶性和岩石的结构、产状等。岩石的可溶性对抗蚀性有作用,也是影响地貌发育的主要特性。
(2)岩石的节理、片理和层理也直接影响到地貌发育。例如,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常形成崖壁和石柱等地貌。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体,因受机械风化和流水沿垂直节理的冲刷侵蚀,使花岗岩山体表现为悬崖峭壁、群峰林立。
(3)岩石的可溶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尤其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可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松散堆积物也有不同的机械成分、化学性质和层理结构等,影响地貌的发育。
(4)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是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地质条件下发生的。同样的岩石,其抗蚀性在干燥地区和湿润地区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石灰岩,在湿热地区经受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但在干燥地区则往往有较强的抗蚀性。
(5)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也有很明显的影响,不同地质构造往往造成不同的地表形态,例如褶皱构造会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向斜山、背斜谷等。
3.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答案】(1)土壤中主要的氧化剂
土壤中的氧化作用主要由游离氧、少量的NO3-和高价金属离子如Mn4+、Fe3+等引起,它们是土壤溶液中的氧化剂,其中最重要的氧化剂是氧气。
(2)土壤中主要的还原剂土壤中的还原作用是由有机质的分解、嫌气微生物的活动,以及低价铁和其它低价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还原剂是有机质,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pH 值等条件下,新鲜而未分解的有机质还原能力很强,对氧气的需要量非常大。
4. 为什么地缘政治会造成区域性的资源稀缺?
【答案】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由于区域内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经济发达程度不尽相同,导致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相互竞争、制约,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实行封锁和禁运。进而出现了垄断甚至是国家之间的联盟,处于弱势的国家或地区受到制约和封锁,遭受封锁和禁运的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资源稀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连人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源都感到匾乏。
5. 科学研究中需要区分定律(law ),天文学研究中有何、学说(theory )和假说(hypothesis )
实例?
【答案】天文学研究中的实例如下:
(1)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根据他观测的数据,总结出三大定律,称为开普勒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宇宙的中心应该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3)潮汐假说
康德所著《潮汐假说》中提出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吸引而产生摩擦,尽管这种力微少,但这种力将使地球速度逐渐迟缓,最终,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将走向毁灭。
6. 组成地壳的主量元素有哪些? 它与矿物岩石的组成有什么关系?
【答案】(1)组成地壳的主量元素
①主量元素的含义
主量元素也称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含量大于1%(或0.1%)的元素,在地壳中大于1%的8种元素都是主量元素。
②组成地壳的主量元素有: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2)主量元素与矿物岩石的组成的关系
①主量元素在各类岩石化学组成中占重要地位。虽然不同类型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差异,但主要矿物都是氧化物和含氧盐,尤其是各种类型的硅酸盐,因此可将整个地壳看成一个硅酸盐矿物集合体。
②岩浆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石大类,从酸性岩直到超基性岩,主要矿物都是硅酸盐。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主要由镁、铁(钙)的硅酸盐组成,中、酸性岩主要由钾、钠的铝硅酸盐和氧化
物组成。
③大陆地壳中上部中酸性岩石占主导地位,下部中基性岩为主体。大洋地壳以基性岩石为主。④地壳中主量元素的种类(化学成分)决定了地壳中天然化合物(矿物)的类型。主要矿物种类及组合关系决定了其集合体(岩石)的分类。地壳中主要岩石类型决定了地壳的基本面貌。
7. 何谓大气圈? 说明大气圈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各层的主要特征。
【答案】(1)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作用而包裹在地球表层的巨厚气态物质。
(2)大气圈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的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是不均匀的,可按照其各种特性的差异将大气分为若干层次。
(3)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①对流层的特征主要为:
a. 对流层厚度不到整个大气圈的1%,但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大气水汽的90%
b. 对流层内部对流旺盛,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c.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垂直温度梯度平均为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②平流层的特征主要为:
a. 平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增加起初变化不明显,之后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升高。
b. 平流层大气状况稳定,没有剧烈的天气现象。
③中间层的特征主要为:
a.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 中间层垂直温度梯度大,有相当强的垂直混合。
c. 中间层层内水汽极少,几乎没有云层出现。
④热层的特征主要为:热层温度随海拔增高而迅速升高。
⑤外层的特征主要为:
a. 外层空气极为稀薄,温度随高度很少变化。
b. 外层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度很大,使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故又称散逸层。
8. 自然灾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往往涉及多种因素,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行为。自然灾害的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①自然灾害的潜在性和突然性
a. 作为地球系统的一种自发演化过程,灾害在发生之前都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