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之计量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用什么来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为什么? 【答案】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常用调整的可决系数,而不用可决系数来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这是由于未调整可决系数高(即
随着样本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加,
的值越来越
是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函数)。也就是说,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情况,在模型中增加新的解
不是一个“适的指标,需加以调整。
释变量不会改变总离差平方和,但可能增加回归平方和,减少残差平方和,从而可能改变模型的解释功能。因此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间比较拟合优度时,而调整的可决系数
,其值不会随着解释变量个数K 加而增加,因此在用
。
于估计多元回归模型方面要优于未调整的可决系数
2. 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其中,
为第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为第
年居民收入总额(单位:亿元)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额(单位:亿元)。
【答案】该假想模型有两处错误: (1)居民收入总额
的系数符号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不符,该符号应该取正号;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没有直
(2)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为第
接影响,因此,不宜作为的解释变量。
3. 回答,源生的随机干扰项和衍生的随机误差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模型函数关系误设的主要后果是什么?
【答案】(1)源生的随机干扰项和衍生的随机误差项的区别和联系 ①“源生的”随机扰动项:如果
仅仅是无数不显著因素对Y i 个值的影响,在基于随机抽样的截
由大数定律保证其满足高斯假
面数据的经 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这个“源生的”随机扰动项统计推断具有可靠性。
“衍生的”随机误差项是指被解释变量观测值与它的期望值之间的离差,其方程表示为:
②联系:用一个平衡式代替定义式,并且将随机扰动项与随机误差项等同。一个“源生的”随机扰
第 2 页,共 42 页
设,由中心极限定理可以证 明其服从正态分布。于是,建立在高斯假设和正态分布假设基础上的
动项就变 成了一个“衍生的”随机误差项。将“源生的”随机扰动变成“衍生的”随机误差,关键在于,“源生的”随机 扰动项所满足的极限法则是否适用于“衍生的”随机误差项,高斯假设和正态分布假设是否仍然成立。 (2)模型函数关系误设的后果
其统计学后果主要表现在随机误差项上。对于一个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假定真实的数据生成过程是模型:
其中,随机扰动项
服从经典假设。
假定模型被错误地设定为:
其中,v i 为存在模型关系误差情况下的随机误差项。经数学变换后得:
①X i 是非随机的。错误模型中的误差v i 是一个正态随机
数同的。 ②X i 是随机的。关系
模型被误设的动力学关系
数充要条件是
是一个随机数,并且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模型的正确动力学
和随机回归元X t 的分布。因此误差v i 是一个正态随机
是正态的。在上面提到的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即使在大样本下
,
的正态性也不能为任何数学定理所保证。v i 就可能不服从经典假设。此时源
生的随机扰动项与随机误差项是不同的。
与非随机
数
之和,仍然是 正态的。此时源生的随机扰动项与衍生是随机误差项是等
二、计算题
第 3 页,共 42 页
4. 已知某国196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资本形成总额K (亿元)与从业人员L (万人)的数据资料:
请分析下列问题:
(1)应用ADF 检验对In GDP、InK 和InL 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并确定单整阶数; (2)检验In GDP与InK 、InL 的协整性;
(3)如果(2)的结果是协整的,请估计In GDP对InK 、InL 的误差修正模型。
【答案】(1)首先,对In GDP进行ADF 检验,经试验知ADF 检验式中的时间趋势项与常数项均不显著,故应用 模型1的形式进行检验,结果为:
在5%显著性水平下,ADF 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1 .95,因此lnGDP 序列是非平稳的(也可根据p 值判断)。
再对差分后的In GDP序列△In GDP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形式和结果为:
可知,差分后的序列△In GDP是平稳的,即序列In GDP是I (l )序列。 其次,对lnK 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式与检验结果为:
第 4 页,共 42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