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866管理学综合之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2. 土地权利

【答案】土地权利是指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物权。土地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情况; 土地使用权也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 土地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 土地

【答案】土地是由地球上的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成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土地的功能。土地不仅是一个自然综合体,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同时土地也是一个历史综合体。

4. 土地监察

【答案】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土地监察的特点:土地监察的主体是依法享有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即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包括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监察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5. 迹地

【答案】迹地在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从广义来说,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都可以称为迹地。

6.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通过土地现状调查分析而得出的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内容,它有利于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 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

二、简述题

7. 何谓土地伦理?

【答案】土地伦理是指人们在使用土地资源时应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

土地伦理观不是以人文为中心的、基于经济价值判断的伦理规范问题。它将人类群体的边界扩大,从而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它们的总和便构成了一个群落整体。这样土地伦理观将

人类从土地群落征服者的地位改变为土地群落的普通一员,人类应该尊重其同体及土地群落总体。

根据土地伦理观,对于土地利用不要完全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应该考察其伦理上是否正确、美学上是否有价值和经济学上是否可行,以便判断土地利用是否倾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学属性。利奥彼德认为,应当砍断经济的束缚,改变经济决定一切土地利用的状态。

8. 农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1)农地质量评价的路线:工作准备→资料整理→外业调查→土地分等→面积量算→图件编绘→报告编写→成果验收。

在农地分等中具体包括:计算指定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理论产量)、计算不同质量土地的标准粮产出量总和、以土地利用系数将土地生产潜力修正到现实利用水平、以土地经济系数加以订正,最终反映不同质量和经济条件的土地收益水平。

(2)农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农地质量评价就是农地分等定级。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地形图采用三图叠置法划分评价单元,力求不划破行政区界。评价因素包括农地质量、劳动投入和社会经济条件三方面有关因子。因素权重采用特尔菲法确定。

具体来讲在进行农用地分等时,采取逐步修正的方法,对农用地的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在进行农用地定级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因素法、样地法和修正法三种。而且农用地的定级因素都需要采用特尔菲法、因素成对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中的一种进行检验和确定。

9. 简述我国土地产权的法律规定。

【答案】(1)土地产权是指权利人在其权利存在的土地上,为实现其利用土地的目的,分别依法行使其权利时对土地的用益、流转、管理权。土地产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它们以分别行使为主,亦可相互结合。

(2)我国土地产权的法律规定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①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即国家和集体二级所有的制度: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了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从根本法层次上确立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 1986

,从财产权的角度阐述了土地使用权的内容; 同年的《土地管理法》对我国的土年的《民法通则》

,对房地产开发、交易中的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作了专门规定; 1994年通过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土地产权问题作了相应规定。

②行政法规规定了我国土地权利的取得及流转;

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自一次系统阐述了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划拨等取得方式及相应权利内容。同时发布的《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及以后颁布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作了辛上充规定。

③相关规章规定了我国土地权属管理的具体内容、程序和方式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国土资源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登记规则》、《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具体规范了我国土地权属管理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成为实践中我国土地权属管理的直接依据和土地产权制度法律规定的有益补充。

10.何谓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 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因此,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各类用地的面积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11.应用回归预测法应具备何种条件?

【答案】回归预测法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其他变量的己知值来推断预测变量的数值,因而是通过表明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力一程式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应用回归预测法同时需要两组时间顺序相同、相互关系密切的同时序列,如两组时间顺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