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62综合知识之土地管理学总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用途管制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

2. 土地统计调查

【答案】土地统计调查就是根据土地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关于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过程。土地统计调查是土地统计管理的初始阶段,是人们研究和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起点。离开了对土地利用实际状况的周密调查,认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通过土地现状调查分析而得出的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内容,它有利于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 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

4.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

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5. 土地资源

【答案】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和已经开垦利用的土地的总称,除此之外,还包括这些类型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农业自然资源(水、气候、生物)赋存和依附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二、简述题

6.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和评价类型是什么?

【答案】(1)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地的综合属性进行评价,以此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以及适宜的程度。即就是以数量形式对土地的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2)土地评价的类型

①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可分为耕地评价、林地评价、牧地评价和水面评价以及非农业用地评价(如城乡居民点用地评价、交通运输用地评价、旅游用地和自然保护区评价等)。

②按评价方法和手段,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③按评价因素,可分为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两者均属土地质量评价,区别在于所用评价因素(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不同而已;

土地自然评价分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力评价两种。前者又包括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后者包括当前生产能力评价和潜在生产能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分为农业经济评价、综合经济评价,资源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7. 简述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

【答案】(1)土地是由地球上的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成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土地的功能。土地不仅是一个自然综合体,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同时土地也是一个历史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如下

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前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自然产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已经存在。

②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数量(面积)为地球大小所决定。虽然历经多次地质变化(而改变了土地的形态,但其总面积始终未变。

③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由于组成土地的各种因素不同量的不同组合,形成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土地,其差异性表现为土地质量的不同等级。

④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在其合理利用的过程中,其肥力不仅不会减退反而会有定程度的提高,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

⑤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每块土地都具有特定的三维空间,不能丝毫移动它只能在其所处地域内加以利用,导致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⑥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生产力要素,又是生产关系即土地关系的客体; 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巨大的社会资产; 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

(3)土地的功能如下

①承载功能;

土地由于其物理性质,具有承载万物的功能,因而成为人类进行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和空间,成为人类进行房屋、道路等建设的地基。

②生产功能;

土壤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空气,还可以接受太阳照射的光、热等,这些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③资源功能;

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除了需要生物资源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非生物资源,如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动力资源(石油、煤炭、水利、天然气、地热)等。这些自然资源蕴藏于土地之中。

④景观功能;

这一作用是对特殊的土地资源而言的。不仅要以自然景观的优美、奇特、险峻为特殊的利用价值,交通的便利也是旅游区不可缺少的条件。

⑤资产功能。

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将其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或作为其财产的权利。占有人可以将其拥有的土地或土地产权视作财产变卖获取收益,而他人取得土地这种财产则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或成本。

8. 简述土地使用权转让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1)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2)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

(3)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