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计量经济学912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以及检验方法有哪些? 【答案】(l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模型制定者不熟悉相应的理论知识;

②对经济问题本身认识不够或不熟悉前人的相关工作; ③由于变量数据缺乏导致变量无法引入;

④解释变量无法测量或数据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 (2)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

①如果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会造成OLS 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有偏,在大样本下非一致(但若遗; 漏的变量与 已包含的解释变量无关,则原变量的系数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常数项仍有偏)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估计和参数估计量的方差都是有偏估计。

②如果包含了无关的解释变量,尽管OLS 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③如果模型的函数形式被误设,则后果是全方位的,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随机干扰项的方差将会被高估, 使通常的推断顺序无效,甚至造成估计的参数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意义,而且估计结果也不同。 (3)检验方法

①通过t 检验或F 检验来检验是否含有无关变量。

②检验是否存在遗漏的变量或函数形式设定偏误的方法包括:残差图示法、一般性设定误差检验以及用博克 斯一考科斯变换来确定函数形式。

2. 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几种? 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常用的样本数据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虚变量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例如20年全国的GDP 、各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年进出口总额等;

(2)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等;

(3)虚变量数据也成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例如性别、身高是否大于165厘米等。

3.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案】(l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主要内容,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2)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随机的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活动,并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来揭

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对经济理论赋予经验内容; 而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是以确定性的数学方程来描述

经济活动,揭示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

二、计算题

4. 设数。试证:

【答案】因为

因此为平稳过程。

5. 假设两时间序列X t 与Y t 都是I (l )序列,但对某个不为0的β,使对于任何

【答案】对于该式右边第一部分

,组合

有:

是I (0)序列,第二部分

是I (l )序列,因此其特征完全

一定是I (l )的。

为平稳过程。

,其中

是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θ是实

是I (0)。证明:

由I (l )给出,即该序列一定是I (l )的。

6. 求MA (3)模型

的自协方差和自相关函数。 【答案】已知

,则子协方差为:

则自相关函数为:

7. 试证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中变量

的参数OLS 估计可以写成

其中

的相关系数。讨论r 等于或接近1时,该模型的估计问题。

的样本回归模型离差形式为:

其中

【答案】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普通最小二乘法,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即使下式达到最小:

求偏导得:

令偏导数为零得到正规方程组:

解此正规方程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