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位)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适应

【答案】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体育教学

【答案】体育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过程。

3. 生理负荷

【答案】生理负荷也称运动负荷,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的生理功能器官、系统的刺激程度,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

4.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

【答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只利用课余时间,教练员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

5. 体育教学方法

【答案】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6. 体育锻炼的补偿性

【答案】体育锻炼的补偿性是指补偿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补偿学生感情,调节心理平衡

7.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答案】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8. 专项训练

【答案】专项训练是指采用专项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技术结构相似联系进行训练,提高专项所需要的身体机能,专项身体素质,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和理论及提高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以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

9. 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 )。

A. 正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答案】C

10.用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程度和等级的评定,属于( )。

A. 形成性评价

B. 定性评价

C. 过程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定性评价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判断,它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

11.日本在( )年颁布的《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是今后日本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阶段。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答案】C

【解析】1987年,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日本颁布了《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指出了方向。

12.体育课基本结构依据是( )。

A.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B.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C.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D. 超量恢复的原理

【答案】B

13.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可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 分开

B. 靠拢

C. 保持一定距离

D. 保持较远距离

【答案】B

【解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

全,必要时应划出清晰标记。

的地块。能够移动的器材,向固定器材靠拢。注意卫生和安对活动范围不大的运动项目,应尽量立于场地的边角和面积较小投掷场地的安排,应考虑到对其他练习的影响。

14.决定体育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是( )。

A. 教学目标的设计

B. 教学策略的设计

C. 教学内容的设计

D. 教学步骤的设计

【答案】B

【解析】教学策略的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它包括确定课的类型、安排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等。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1990

B.1991

C.1992

D.1995

【答案】A

【解析】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步入法制化轨道。

16.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作为( )。

A. 教师指导

B. 组织措施

C. 联系时间

D. 休息时间

【答案】B

17.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是在( )年。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答案】D

【解析】为了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教育部在2003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18.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 反比例关系

B. 正比例关系

C. 上抛物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