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适用于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答案】经济现象是极为复杂的,其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一方程所能描述的那种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这时,就必须用联立的计量经济学方程才能描述清楚。所以与单方程适用于单一经济现象的研究相比,联立方程模型适用于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即经济系统。

2. 如何根据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初步判断某个平稳AR (p )、MA (q )和ARMA (p ,q )过程的具体阶数?

【答案】对于AR (p )过程,由于其偏自相关函数在p 阶后表现出截尾特征,因此可根据偏自相关图来确定自 回归的阶数p ; 对于MA (q )过程,由于其自相关函数在q 阶后出现截尾特征,因此可根据自相关图来确定移动 平均的阶数q ; 当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都表现出拖尾特征时,则可能是ARMA (p ,q )过程。自相关图从q 阶后衰减趋于零,偏自相关图自p 阶后衰减趋于零。具体阶数确定时,p 的值需参考偏自相关图,q 的值需参考自相关图。

3. 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为什么? (1)第

,其中

为第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单位:亿元)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单位:亿元)。

,

其中

为第

,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单位:亿元)

(2

)第而

年农村居民纯收人总欲(单位:亿元)。

表示的是农村居民的储蓄增加额,

表示的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总额,农村居民的储蓄增加额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之间

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对当年及以后年份的农

【答案】(l )不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因为

不存在因果关系,影响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的应该是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总额。 (2

)不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第村居民储蓄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到被解释变量

年的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因此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没有解释能力。

二、计算题

4. 什么是估计的一致性? 试通过一元模型证明对于工具变量法的斜率的估计量估计。

【答案】(1)估计的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即当

第 2 页,共 39 页

是的一致

时,参数估计量依概率收

敛于参数的真值,即有。

(2)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可推导出正规方程组:

由于与相关,因为用替换第二个正规方程中的后一个,可得:

解线性方程组,可得:

参数估计量

与总体参数真值

之间的关系为:

两边取概率极限,可得:

如果工具变量Z 选取恰当,则有:

所以,

5. 考虑下列两个模型:

第 3 页,共 39 页

(l )证明:

(2)证明:两个模型的最小二乘残差相等,即对任何i ,有(3)在什么条件下,模型(b )的【答案】(1)模型(b )可变形为:相同的样本下进行OLS 估计,有:

小于模型(a )的

?

,因此,在与模型(a )有

。即:

(2)在(1)成立的条件下,有:

(3)模型(a )的样本可决系数为:

模型(b )的样本可决系数为:

由(2)中的结论知

模型(b )的小于模型(a )的

6. 考虑以下估计出的回归方程:

,故只有当。

时,即模型(b )的解释变量的离差平方和小于模型(a )的被解释变量的离差平方和时,才会有

其中

表示第t 年的人均居民消费额(千元);

表示第t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千元);

表示前一期人均居民消费额(千元)。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2)假定

对Y 的影响方面,解释方程中系数0.339和0.302的含义。 的真实值为0.4,则估计值是否有偏? 为什么?

(3)假定该方程并不满足所有的古典模型假设,即并不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则是否意味着

第 4 页,共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