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院718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直播
【答案】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 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2. 综艺脱口秀
【答案】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show ”音译而来的,“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show 》。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2004年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日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3. 《一口菜饼子》
【答案】《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北京电视台1958年6月15日以黑白电视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由陈赓根据许可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导演是胡旭、梅村,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表演。全剧采取第一人称串讲了妹妹以一块枣丝糕逗狗,姐姐回忆起解放前一家逃荒之时姐妹因一块菜饼子退让,母亲却因为饥饿气绝而亡,妹妹痛悔不该忘去过去苦难的故事。
4.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二、填空题
5. CCTV-3也称_____。
【答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解析】CCTV-3又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于1986年8月1日正式开播。CCTV-3集娱乐性、参与性和欣赏性于一身,主要栏目有:①通过家庭竟赛形成突出综艺特点的《神州大舞台》; ②寓竟赛于娱乐、悬念迭出的《挑战主持人》; ③重点介绍国内外优秀表演艺术和绘画、雕塑、文学等内容的《国际艺苑》、《电视诗歌散文》、《舞蹈世界》、《中国音乐电视》、《艺术人生》等。
6. _____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答案】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解析】《喜羊羊与灰太狼》属于Flash 平面动画,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出品。该片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的争斗为主线,剧情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词。它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赢得众多粉丝,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更是屡获殊荣。
三、简答题
7. 主持人应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答案】主持人应有这样的的心理素质:
(1)需求品质。一些成功的主持人正是对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才比别人有更多的积累和探索。
(2)意志品质。主持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不仅表现在有时工作强度很大,而且表现在面对镜头直播时不容失误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由于需要不断创新和同行之间的无形竞争的压力,还有作为公众人物必须面对受众批评的压力。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自制力要求体现在两个方一面:其一,主持人面对名和利时要有自制力; 其一,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对情绪要有控制,既不能对任何人与事都毫不动情、无动于衷,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仟意流露情绪,甚至走入煽情的误区。
(3)性格品质。对主持人来说,受众常常是原本不认识、不熟悉的,要赢得他们持续的信任和亲近是一种时时要面对的挑战。主持人如果有着较强的合群倾向,并伴之以开朗的性格和高超的交际能力,会更容易成功。
(4)气质品质。主持人通常需要在节目中,尤其是直播节目中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他们应具有机敏、活跃、反应迅速、有朝气的气质品质,这是优秀主持人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8. 举例论述电视应当如何处理雅俗关系。
【答案】(1)从价值指向来看,雅与俗是对依赖电视这一载体进行传播的文艺作品的价值含量的评价,因此,雅俗关系可以分为“雅俗共赏”和“雅俗分赏”。但是从观众角度来说,电视文化品位的理想状态则是通俗与高雅的互动,对于电视来说,这也是需要正确处理雅俗关系才能实现的日标。
(2)从电视的传媒功能来看,其本质特征是大众的、通俗的。通俗给了电视文化一种活力,
使得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大众民生。而“雅”则是指精英人群所代表的具有高艺术性、精致化的精英文化。“雅俗共赏”即是既要满足大众对娱乐、通俗、热闹的需求,又要满足精英阶层/知识分子对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的追求。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受众的非群体性倾向开始突出,“雅俗共赏”难以解决受众在年龄、文化层次、地方习俗、欣赏趣味上等迥然不同的各类需求。电视文化的深层次形态一“雅俗分赏”水到渠成地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目前,无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纷纷设置不同的专业频道,播出了受众针对性很强的节目,积极探索“雅俗分赏”理念的审美实践。“雅俗分赏”的提法与当代电视文化向纵深层次发展是相呼应的。对于电视文化来说,雅与俗应该是共存共荣的,而不是对峙和各自独立的。若是一味地要求“共赏”,则抹杀了电视文化本身的个性和受众的针对性,强迫性地杂糯了电视文化的雅与俗。“分赏”也不能简单地把“雅”与“俗”机械割裂,形成对立或各自独立。雅者赏俗往往能在对比中产生新鲜、新奇的感觉,有效缓解紧张和压力。过于雅化,不但会丧失文化层次较低的观众,而且会丧失电视文化大众传播的本质特性; 同样,过于媚俗,非但文化精英所不屑,还会使现有的接受群体走向麻木和厌倦。
9. 简述受众的特征。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受众的特点
①规模的巨大程度
受众群体的规模几乎超过了各种各样社会群体,尤其广播电视传播的无远弗届,使得其受众群体的规模往往可以超越国界,是互联网出现之前最具有国际化或世界性的社会群体。
②分散性
受众分散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当中,收听早间广播新闻的听众,既有普罗百姓也有达官贵人,一部电视剧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与剧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喜同悲。
③异质性
即受众社会属性和文化特质的多样化。
(2)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
①不可见性
由于受众数量规模庞大,分散,异质性高,很难被精确描摹出来。然而,不管是管理、运作媒介的人,还是使用媒介的人,都会很有兴趣想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在阅读报纸、看电视、购买音像制品或去电影院看电影。
②非群体化或曰碎片化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显现得尤为突出。在自主性、分群化社会中,广播电视观众、听众和所有大众媒介的受众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结构特征。受众非群体化的趋势与广播频率专业化、电视多频道的竞争不断互动,因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广播电视从“广播”向“窄播”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