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室内剧

【答案】室内剧是指在室内搭景,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并当场切换,在一个场次中以连贯表演的方式同步完成的电视剧。其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为素材,通过生活琐事表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伦理道德; 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的生活场景内,主要通过对话交代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 拍摄时往往采用基地化作业,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的电视制作工艺,成本低,生活周期短。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是《渴望》。

2. 《正大综艺》

【答案】《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1990年4月开播。每周六晚播出1次,次日重播,每次2小时。前1小时为综合性文艺板块,常由“世界真奇妙”、“面向世界”、“五花八门”等专栏组成。节日后半段约1小时,为“正大剧场”,播放进口的故事片或电视剧。

3. 新媒体

【答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其特点主要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性,个性化与社群化。

4.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二、填空题

5. _____是王刚曾主持的节日。

【答案】《综艺大观》

【解析】《综艺大观》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综艺类节日,内容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定位于各层次各年龄段观众。1990年3月14日《综艺大观》开播,曾名《文艺天地》。每两周一期,每期播出时间约50分钟。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下滑而停播。《综艺大观》历时14年,主持人先后有成方圆、王刚、倪萍、周涛、曹颖、沈冰和王玲玲等。

6. 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_____。

【答案】飞天奖

三、简答题

7. 简述电视画面构图的内容、原则和优点。

【答案】(1)电视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如作为画面表现对象的人物和环境,以及作为画面表现手段的光影、线条、色彩、形状等等,这些视觉兀素在画面中的组合、搭配,它们的位置与角度等变化。就是构图的内容。

(2)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如形状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等。对比得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主题。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

(3)与传统的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相比,电视艺术的画面构图是动态的。构图可以全面展现画面空间中各种表现内容的现实关系,赋予表现内容以特定关联和涵义,表现创作者的主观评价,形成画面视觉张力,从而引起情绪和节奏等的变化。

8. 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手段在本质上发生了哪些阶段性的变化?

【答案】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手段在本质上发生了如下阶段的变化:

(1)符号化的信息形态

符号化的信息形态主要指文字。在广播电视技术出现之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若想将信息加以远播或广播,只能将原始信息物化为符号,这就是文字发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

文字是将信息符号化的形态,它的产生是人类试图超越口头传播的需要。文字产生后,传播突破了人类自身能力的局限; 以文字形态进行记录和传播的信息,由于需要将现场的人本化信息(形象、声音、行为、动作等)进行符号的转化,其信息的损耗很大; 文字传播利用的以符弓代替人际的传播模式,在传播中经过了多次转化,读者所接收的信息与记者采访时所面对的生活真实有很大不同。

②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

作为信息传播形态,文字的历史最久远,这带来了两点优势:长期的文字使用训练了人类的思

维方式一一文字以及文字逻辑构造着人类思维和传播的基础; 文字具有稳定的内核,它在印刷媒介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文字的理性和严谨性使它直今保持着应有的地位。

③符号信息形态的局限

文字缺乏直观形象性,不能实现人际交流的人本体验和感知的效果; 不同国家的文字有着各不相同的符号形态,造成传播障碍; 文字需要人们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和辨认。

(2)声音

广播以声音为媒介。声音形态的信息载体广泛运用于电子新闻媒介中,声音的广播需要经过录制和复原,这一特殊的技术基础正是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特性的构成要素。声音作为信息传播的形态,其快捷、及时、简便的综合优势到目前为止还是无与伦比的。

(3)画面

视觉感官一直是人类最渴望享有的获得信息的渠道。摄影技术诞生后,人类在信息采集中开始利用自己的视觉感官。

①静态画面。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保存的现实生活某一瞬间时空的凝固状态。新闻照片作为静态画面为人类感官在大众传播中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突破一一人眼终于可以看到跨越时空的生活形象。静态画面依附于印刷媒介,在传播中利用的是平面的、单一的视觉形象,传播时需要有文字的说明。

②声画分离的动态画面(电影画面)。电影画面是动态画面,它首先实现了画面由静止向运动的突破,能记录人的运动状态。但由于电影是机械时代的产物,受技术基础的限制,电影画面与其同期声在采集的过程中是分离的,所以,电影画面作为人类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声画合一的动态画面产生的初级阶段,具有过渡性质。电视出现以后,电视技术才真正实现了声画的同步。

③声画一体的动态画面。电视画面是以电子、数字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与真实时空同步的生活原始形态的形象。电视画面以延续时空的画面形态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它包括生活中真实的时空、声音、形象、运动和过程等等原始素材,具有人本化的感知特征:电视画面声画一体,即现场的同期声是其声源画面的一部分; 电视画面可以单独存在并实现有效传播,也可以充分融合文字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形态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9. 谈谈你对长镜头的认识以及长镜头的意义。

【答案】对于长镜头及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长镜头的概念

长镜头是指在影片中延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多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它通过单个镜头内部演员和场面调度以及镜头运动,在画面上逐次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和构图。其时长基本上等同于其展示事件的实际时长,从而表现所摄对象的全过程。

(2)长镜头的意义

长镜头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一种电影摄影技巧,而主要在于其电影美学方面的贡献。

①长镜头理论是作为蒙太奇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对蒙太奇理论和实践过度发展的一次反思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