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执导的影片是( )。
A. 《永不消失的电波》
B. 《柳堡的故事》
C. 《江山多娇》
D. 《霓虹灯下的哨兵》
【答案】B
【解析】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拍摄的《柳堡的故事》,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之后她又执导了《永不消失的电波》、《江山多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影片。
2. “中国现代舞蹈之父”是( )。
A. 吴晓邦
B. 戴爱莲
C. 吴艺
D. 华超
【答案】A
【解析】吴晓邦,编导、演员、理论家,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现代舞蹈之父。1932年和1937年在上海两次举办舞蹈作品发表会。抗战期间创作表演了以抗战为主题的新舞蹈《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等,这一时期还创作表演了《饥火》、《思凡》和舞剧《虎爷》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天与舞蹈工作室”,创作演出了《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舞蹈。理论著作有:《新舞蹈艺术概论》、《我的舞蹈艺术生涯》、《舞蹈新论》等。
3. 音乐是一门( )的艺术。
A. 声音
B. 语义性
C. 描绘性
D. 造型
【答案】A
【解析】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遵循各时代、各民族的音乐规律和习惯而构成。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4. ( )是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以一对上下乐句为基础,在变奏中可以放慢、加快、翻高、走低、加花、减字,突出节拍、节奏的变化,以不同板式的联结和变化,表现不同的戏剧情绪,构成一出戏或整本戏的音乐内容。
A. 曲牌联套体
B. 板式变化体
C. 上下句
D. 五音四呼
【答案】B
【解析】板式变化体是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它以一对上下乐句为基础,在变奏中可以放慢、加快、翻高、走低、加花、减字,突出节拍、节奏的变化,以不同板式的联结和变化,表现不同的戏剧情绪,构成一出戏或整本戏的音乐内容。梆子腔、皮黄声腔系统均属于板式变化体。
5. 在( )中,斯特林堡让死尸、亡魂、木乃伊与活人同台表演,表现了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倾轧、仇视的情景,把那个“永远罪孽深重、痛苦无边”的世界揭露得淋漓尽致。
A. 《群众与人》
B. 《去大马士革》
C. 《鬼魂奏鸣曲》
D. 《万能机器人》
【答案】C
【解析】斯特林堡的剧作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经常以人间的苦难为主题。在《鬼魂奏鸣曲》中,斯特林堡借鬼魂之口揭露人间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最后得出“这个世界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的结论。
6.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汉语的“美术”是19世纪末出现的,古汉语中没有“美术”二字
B. 劳动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
C. 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只会繁荣,不会衰亡
D.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艺术起源表现说的代表人物
【答案】A
【解析】A 项,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B 项,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持这种观点的重要哲学家有亚里士多德、莱奥多纳多、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C 项,艺术是不断发展的,但也会走向衰亡,例如文艺复兴艺术的消亡。D 项,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艺术起源模仿说的代表人物。
7. 十二律产生的方法最早的记载是( )中的“三分损益法”
A. 《管子•地员篇》
B. 《乐记》
C. 《梦溪笔谈》
D. 《中原音韵》
【答案】A
【解析】十二律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记载三分损益法的最早文献是《管子·地圆》。所谓“三分损益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定出一个基本音高,由这个音高开始,递次用2/3(三分损一)或4/3(三分益一)的比例,求得其他十一律或四声的长度,再按音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8. 下列关于扬州八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清代雍正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画家群体的总称
B. 这一画派的共同特点是文学及书法修养都很高
C. 主张自立门户,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当时的泥古作风
D. 他们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画家群体的总称,即“扬州画派”。这一画派的共同特点是文学及书法修养都很高。画题以花卉为主,也画山水、人物,继承了徐渭、朱耷、石涛的创新精神,主张自立门户,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当时的泥古作风,被时人称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他们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近代海派写意花卉画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直至现代的齐白石、陈师曾等,都从某个侧面对之有所汲取。他们中以金农、郑燮较为重要。
9. 诸宫调是由北宋时期的民间艺人( )创立的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因其运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递歌唱而得名。
A. 刘知远
B. 马致远
C. 孔三传
D. 董解元
【答案】C
【解析】诸宫调是北宋时期兴起的一种说唱技艺,由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创立。因用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今存完整的诸宫调有金朝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等。
10.中国第一本舞蹈理论的专著《新舞蹈艺术概论》的作者是( )。
A. 曹诚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