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京腔十三绝
【答案】中国清代乾隆年间13名京腔演员的合称。清初,京城人士喜爱高腔,乾隆时,集庆、萃庆、宜庆等京腔六大名班,在京城各剧场轮流上演,盛极一时。廊房头条一南纸店请贺世魁绘制了13位京腔演员的图像匾额,悬于门首以招徕顾客。所绘人物纸上传神,栩栩如生,“京腔十三绝”由是得名。
2. 梆子腔
【答案】明末清初的戏曲声腔。明末清初形成于山陕交界的黄河两岸,有“山陕梆子”之称。清初,梆子腔被称为“乱弹”、“西调”等。乾隆年间,梆子腔名旦魏长生进京轰动剧坛,梆子腔流行全国,发展出各地特色不同的“梆子”,形成庞大的声腔体系。梆了腔的共同特点是以梆击节,有胡琴伴奏。
3. 起承转合
【答案】起承转合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四句体段落结构方式。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四个乐句的落音按一定的调式功能逻辑进行。1, 3两句结束在不稳定的音级上,2, 4两句结束在稳定的音级上。第1句常结束在主音的上方五度音上,第3句常结束在主音的上方二度音或四度音上。
第二,第3乐句在音调、结构、旋律线、节奏等方面,与前后乐句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 第三,第2, 4两个乐句结束在相同音高的主音上。此外,二者之间或是重复(包括变化重复)的关系,或是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音调。民歌《孟姜女》就是“起承转合”结构的典型。
4. 《好大的风》
【答案】《好大的风》是山西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艺术片。1988年度第三届电视“星光奖”获奖作品,同时获优秀摄像奖。导演:大为、志军; 摄像:大为。内容上将12首陕北信天游基调的民歌加以现代的音乐处理,反映西北人民丰富而深沉的民族感情与鲜明的地方特色。该节目追求造型效果:运用大色块对比。
5. 景别
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一般是以画框内成年人身体部分多少为标准),可以进一步分景别为若干种,主要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答案】
6. 秧歌
【答案】秧歌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表演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秧歌队由于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秧歌的音乐包括小场演唱、作为舞蹈伴奏的锣鼓打击乐和琐呐吹奏,其伴奏乐器除琐呐、锣鼓外,还有二胡、笛子、竹板等。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陕西秧歌等等。
7. 斯皮尔伯格
【答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 1946),生于美国,犹太人,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电影制作人。1975年,他执导的《大白鳖》使其成为商业电影的成功者。此后,《夺宝奇兵》、《外星人》、《辛德勒的名单》到《拯救大兵瑞恩》,其影片持续不断获得成功,成为美国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导演和制片人,其作品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导向标。他从好莱坞的“杂货”中提取精华,吸取各家之长,并将宽银幕、色彩和立体声等手段重新加以利用,通过展示那些无关紧要的意念和感觉,而赋予无聊的东西以生命。
8. 正剧
【答案】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二、简答题
9. 举例阐述艺术风格的含义。
【答案】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
(1)艺术家
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
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
(2)艺术作品风格
①艺术作品风格的含义
艺术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艺术风格学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家风格并非抽象、空洞的存在,而要具体落实到艺术作品上; 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不是无源之水,它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
②艺术作品风格的主要特征
a. 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b. 稳定性与变异性相统一;
c. 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③艺术作品风格的种类
a. 雄浑
雄浑是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 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
b. 豪放
豪迈是指奔放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悲慨
悲慨是指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如《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
d. 冲淡
冲淡是指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
10.简述戏剧的审美特征。
【答案】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戏剧除具有综合艺术所共有的审美特征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
(1)戏剧性
戏剧性是戏剧的生命。戏剧性不强的戏剧,缺乏活力,很难激动人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