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运动生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体生理学

【答案】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内各细胞、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以及在整体情况下,各器官、系统和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以达到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规律和机理。

2. 高脂血症

【答案】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脂质必须与血浆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3. 视力残障

【答案】视力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不能恢复视力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研究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人分为盲人和低视力者,有先天和后天之分。视力残疾人的全身运动协调能力较差,但静力性力量较好。视力残障者在听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上有代偿性发育,这些感觉好于健全人。

4. 心肌的兴奋性

【答案】心肌的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在受到刺激后,首先表现为在细胞膜上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继而出现一次机械收缩。

5. 生理学

【答案】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科学。依据研究对象,可将生理学分为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6. 第二次呼吸

【答案】第二次呼吸是指“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

7. 生长

【答案】生长是指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即生长。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要从细胞分裂和细

胞生长两方面来考虑。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单细胞生物的增殖也具有同样的关系。在细菌学的领域里,个体数的增加也称为生长

8. 功能余气量

【答案】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它等于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功能余气量的生理意义在于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中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正常成年人的功能余气量约为2500毫升。

二、简答题

9. 简述机体对一次运动负荷刺激的反应特征。

【答案】在一次运动负荷刺激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将发生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耐受、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消退等机能变化:

(1)耐受:身体机能对运动负荷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2)疲劳:在承受一定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之后,机体机能和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即出现疲劳现象;

(3)恢复和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机能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步恢复至运动前的相应水平,而且会超过原有水平;

(4)消退:这一训练效果保持一段时间后又下降至原有水平。要想持久保持训练效果,必须在上一次训练出现超量恢复的基础上及时安排下一次训练。

10.试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谈谈力量训练与肌肉健美训练的区别。

【答案】(1)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

①肌源性因素

a. 肌肉横断面积

肌肉横断面积指垂直横切某块肌肉中所有肌纤维获得的横断面积,正常情况下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也越大,两者几乎呈正比例关系。

b. 肌纤维类型

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且横断面积或肌纤维直径大的人,肌肉收缩力量就大,而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则肌肉力量相对较小。

c. 肌肉初长度

肌肉初长度是指该肌肉在收缩之前的初始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越长,则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

d. 关节运动角度

人体同一块肌肉在关节不同运动角度时产生的力量是不同的,肌拉力线与关节角度在最适宜时,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是最大的,反之则小。

②神经源性因素:

a. 中枢激活

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所支配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放电频率及其同步的变化。

b.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其作用不仅可以募集肌肉中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收缩,并且能使每一个运动单位发挥出最大的张力变化,表现出更大的力量。

c. 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不同肌肉群的活动是由运动中枢的不同部位来控制的,不同运动中枢之问协调性的改善,可以明显地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

③其他因素

a. 年龄因素

肌肉力量的自然发展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b. 性别因素

若以绝对力量表示肌力,一般女子上肢肌力和下肢肌肉都要较低于男子若以相对力量表示,则男、女生的肌力性别差异明显减小。正常成年男子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比例要高于女子。

c. 激素因素

肌肉力量的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激素作用的影响。如睾酮可以通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肥大,从而提高肌肉力量。另外,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也对肌肉的生长和肌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力量训练与肌肉健美训练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

力量训练以绝对力量为主要训练目标如力量举(硬拉、深蹲、卧推)。肌肉健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形体上的美与健康。

②训练方法不同

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以爆发力和身体整体力量为主,很少训练局部小肌肉群。肌肉训练当中多采用中等重量,控制速度等方法来锻炼肌肉的纬度和线条。

11.简述年龄因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机制。

【答案】(1)年龄因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

①一般规律是10岁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无论男生或女生,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而且两者区别不大。

②从青春期开始,男女生的最大肌肉力量的差异开始明显增大,男生增长稍快而女生增长缓慢。青春期过后,肌肉力量仍在增长但其增长速率很低。女生达到最大肌肉力量在20岁左右,男生在20—30岁之间。

③40岁以后人体大部分肌肉力量开始衰退,50岁以后,每10年肌肉力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