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频区域定位

【答案】音频区域定位是指在听觉系统的各级中枢中,特征频率不同的神经元在解剖上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每一个特定部位感受一种频率的声音的定位方式。中枢细胞的音频区域定位在中枢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中起重要作用。

2. 非固有反馈

【答案】非固有反馈指外加的反馈,即练习者在进行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为了更准确地完成动作,由外部提供信息的反馈。例如教师或教练员用语言、动作或某种机械刺激来提示练习者如何完成或改进动作。

3. 排卵期

【答案】排卵期是指成熟卵泡在垂体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排出卵细胞的过程。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输卵管内能生存5〜6天,以等待受精。排卵期是女性最易受孕的时期,女性在这时期一般容易食欲减小,抵抗力下降。

4. 功能训练

【答案】功能训练是指通过适当的训练手段,使有障碍的功能达到功能恢复和重建。功能训练的原则应“按需训练”和“有的放矢”。“按需训练”是以残障人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需求为中心而开展的“有的放矢”的训练。

5.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答案】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程度,即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比,其值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在氧分压较高的条件下,所有的血红蛋白都与氧结合,这种情况可表达为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达

6. 无氧能力 当氧分压下降时,氧饱和度也下降。

【答案】无氧耐力也称无氧能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无氧糖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重复跑、快速的间歇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7. 静态牵张反射

【答案】静态牵张反射,又称肌紧张,是指由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而形成的牵张反射,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对维持躯体姿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反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

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

8. 渗透压

【答案】渗透压,又称渗透吸水力,是指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也就是溶液増大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阻止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强。渗透压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二、简答题

9. 结合你所报考专业的运动项目,分别举例说明运动中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完成动作,如何抑制姿势反射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等。

(1)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它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两部分。

①状态反射的规律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四肢弯曲。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②状态反射的作用(举例)

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可借以提高肩背肌群的力量,能更好地完成动作。

(2)翻正反射是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些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它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①翻正反射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耳石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肌扭曲,从而使颈肌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②翻正反射的运用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动作就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跳水中的许多转体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再转下半身。

10.简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概念和特征。

【答案】(1)非特异性免疫

①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先天性免疫。

②主要特征

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固有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①概念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②主要特征

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适应性免疫。

11.什么叫女性运动员“三联征”,具体表现和原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案】(1)定义

女运动员“三联征”是指在运动训练影响下以连锁形式出现的一组综合症候群,表现为膳食紊乱、闭经和骨质疏松。由于最初发现于女性运动员人群因而得名。

(2)具体表现

“三联征”的突出表现为膳食紊乱、各种形式的月经失调(包括闭经)及多发或复发性应力性骨折。

(3)原因

国际运动医学界认为,引起“三联征”的核心和起始是饮食紊乱,随之发生的是由于代谢紊乱和低雌激素水平诱导的闭经,而在饮食紊乱和长期低雌激素的影响作用下,出现运动员骨钙沉积不良、骨密度低下的现象,逐渐产生骨量降低和骨质疏松。“三联征”的发生与运动项目高度相关。一般说来,越野跑、体操、游泳是“三联征”发病率最高的项目。越野跑、游泳都是大运动量的运动,女运动员常容易因为大运动量导致体重过轻、体脂过少、营养不良等系列因素引发女运动员“三联征”;体操项目则需要女运动员控体重,但又是强度很大的一项运动,因此也容易产生饮食紊乱而诱发其它一系列病症,导致“三联征”。

12.指出肌肉力量的检测方法。

【答案】肌肉力量的检测主要根据其检测目的不同分为一般力量检测与专门力量检测两大类。一般力量检测主要是为了了解机体各主要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而专门力量检测主要是针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采用特异性良好的检测手段实施的肌肉力量检测。其实验室检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三种:

(1)等长肌力的测定

等长肌力的测定通常指的是最大等长肌力,主要包括握力、背力、臂力和腿部力量等。常用的测量手段主要有握力计、背力计等。也可以采用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专门的肌肉力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