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Q 分类技术是什么?不同类型的Q 分类技术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案】Q 技术是运用等级顺序程序对Q 分类材料进行分析,以收集若干被试或单个被试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探讨团体中成员的类别或个体心理、行为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不同类型的Q 分类技术及其适用范围有:

(1)非结构性Q 分类

非结构性Q 分类是对一组同质Q 分类材料作出分类,旨在测定和分析某种广泛的特质(自我概念)。其Q 分类材料均为描述同一特质但程度不同的陈述。非结构性Q 分类既可以用于单一被试的场合,也可以用于团体、多个被试的场合。

(2)结构性Q 分类

结构性Q 分类旨在测定和分析多项特质,它是根据费歇尔的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设计原理编制项目的。设计时需以一定理论为指导,因而可以用之检验有关理论的正确性。

结构性Q 分类可以分为单向结构性Q 分类和双向结构性Q 分类两种:

①单向结构性Q 分类指以某种变量分类为基础的结构性分类,如以“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或以“开放—保守”等作项目分类的设计,单向结构性Q 分类适合于理论构思较简单的研究。

②双向结构性Q 分类指以两种变量分类为基础的结构性分类。如果分类维度在三个以上,可以称为多向结构性Q 分类。双向或多向结构性Q 分类适合于理论构思较复杂的研究。

2. 影响统计检验力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统计检验力又称统计功效,是指正确推断虚无假设

影响统计检验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种:

(1)总体的特征。两个总体的实际差异越小,假设检验就越难于检验出其差异,研究假设越难于确认为真(即接受),对统计检验力的要求越高。对于一个总体,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总体的变异程度越大,统计检验力越小。

(2)样本的容量。一般地,统计检验力与样本容量成正比,当

量的増大,统计检验力提高。

(3)显著性水平

当减小时,相应增大,就随之减小,统计检验力下降。

型错误,并作出合理的推论。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有时可能出现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结果的差异不显著,即在显著性水平下接受的情况,这时应该考察统计检验力,避免犯

3. 简述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

【答案】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主要有:

正误的能力。 时,随着样本容

(1)线性关系假设。

(2)正态性假设,指回归分析中的Y 服从正态分布。

(3)独立性假设,包括a. 指与某一个X 值对应的一组Y 值和与另一个X 值对应的一组Y 值之间没有关系,彼此独立;b. 指误差项独立,不同的X 所产生的误差之间应相互独立,无自相关,而误差项也需与自变量X 相互独立。

(4)误差等分散性假设。特定X 水平的误差,除了应呈随机化的常态分配,其变异量也应相等,这种情况称为误差等分散性。

4. 什么是测验的信度?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其实质是对测验控制误差的能力、对测验的结果准确、可靠地传达真值信息能力的量度。理论上定义为对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的比率,即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总变异数)。常用的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分半信度。不同信度系数的估计方法以不同的假设和前提条件为基础,不能仅以数值来比较其信度的高低。

(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①受试者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做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

②主试者方面。就施测者而言,若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被试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③施测情景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④测验工具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题目太难或太容易等都会而影响信度。

⑤施测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5. 语义分析法可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应用?优缺点何在?

【答案】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

(1)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①语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验某些理论,也可以用于了解人们的态度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还可以用于诊断。

②语义分析法在跨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跨文化研究中,常常涉及量表或测试材料

的翻译问题,而翻译出来的量表或材料是否仍保存其原有的全部意义,则往往难以确定。而语义分析法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2)语义分析法的应用方法

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将要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

②确定评价维度。目前语义分析法在确定其评价维度时一般是选用性质、力量、活动三个维度。

③选择具体评价的子项目及数量。

④具体编制七点等级语义区分量表。

⑤实施语义区分量表。

⑥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3)语义分析法的优缺点

①语义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

a. 实施方便,趣味性强,易于被试了解与合作,可适用于较大年龄范围的被试。

b. 语义区分量表客观统一,结果计分方式确定,易于计算机处理。

c. 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向众多被试了解有关信息,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d. 可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内容、对象确定被评价的概念、事物和评价的维度与子项目。

e. 可较客观地研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不同理解、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及其改变,并特别适用于鉴别概念、个体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②语义分析法的主要局限性是:

a. 语义区分量表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当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数目较多时,不易选择对它们都有意义的评价项目与维度;

语义区分量表两端的形容词需在意义上相互对立,要选择这样的形容词有时很难。

b. 只适用于研究较简单的、表面的问题,而很难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6. 观察法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各种观察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1)根据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①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a.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使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处于自然状态,故而能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曰常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一般的行为表现。

b.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采用此方法时,研究者较多地处于被动状态,整个观察活动及过程更多地取决于观察对象,此外,也难以揭示观察对象的许多较少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②实验观察法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