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问卷法有哪些类型?

【答案】(1)根据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的结构程度可以将问卷分为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 ①在结构问卷中,每一个问题都事先列了几个可能的答案,被试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其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答案。因此,结构问卷是一种限制式的问卷,被试不能随意回答,必须按照研究者的设计,在预先编制的几个可能的答案中选一个。

a. 结构问卷的优点是,由于问题具体,回答简单,被试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来完成问卷,所以问卷的回收率和信度都比较高,而且由于回答是统一格式的,收集的数据资料便于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被试回答易于进行对比。

b. 结构问卷的缺点是由于事先限定了问题的答案,使被试有时不能真实、完整和深入地进行回答,难于表达独特观点、看法,只能勉强地在问卷中选择并不完全适合于他们的答案,或者随便乱答。

②在无结构问卷中,问题虽然是统一的,但未事先列出任何选择答案,被试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回答。

a. 无结构问卷的优点是,限制相对较少,被试可以自由回答,研究者可以在研究中得到更丰富的资料。采用无结构问卷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一些在问卷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结果,而且可使被试在回答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对待问卷中的问题。

b. 无结构问卷的缺点是,由于无结构问卷的回答没有统一的格式,因而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有时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还可能与研究的问题无关,从而影响问卷法的效果。

③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的应用

a.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中,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类型,并且在很多场合将它们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b. —般地,结构问卷可以进行大范围的研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而无结构问卷比较适合于小样本,适合于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当结果不需要进行量化时,无结构问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c. 在实际研究中经常是先进行结构问卷,然后在结构问卷后再加上几个或一些无结构问卷的问题,这样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2)根据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可以将问卷分为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及报刊问卷。

①发送问卷是研究者(或派专人)将问卷送到研究对象手中,待研究对象填完后,再由研究者(或派专人)逐一收回。

a. 发送问卷的优点是适合于集体的、有组织的研究对象,因而能保证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b. 发送问卷的缺点是回答时被试相对集中,相互询问、相互讨论难以避免,因而会影响到结

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②访问问卷是研究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研究对象当面提出问题,然后将研究对象的口头回答填在问卷中。

a. 访问问卷的优点是:

使用访问问卷时,研究者可以控制整个研究过程,灵活地使用有关的方法,特别是采用无结构问卷时,研究者可以观察和了解被试的态度,有利于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访问问卷的回收率在各种问卷法中是最高的(可达100%),有效率也较高。

b. 访问问卷的缺点是一对一的直接访问费时费力,只适用于小样本研究,而且主试与被试的特点、问题的性质也会影响研究结果。

③邮寄问卷研究者通过邮局向一定范围的研究对象寄发问卷,要求被试按照规定的要求填答问卷,并在期限之前再通过邮局将问卷寄回给研究者。

a. 邮寄问卷的优点是,它可以做大范围的研究,样本较大,因而效率较高,而且被试不受他人和公开结果的影响,匿名性强,独立性强,能从容地进行回答。

b. 邮寄问卷的缺点是:

回收率一般较低。研究经验表明,问卷越短,回收率就越高些,附有回寄邮票的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也较高。

邮寄问卷的回答过程难以控制,研究者难以判断回复者的代表性和影响回答的因素,如他人的影响,对题意的理解正确与否,有无代填、抄袭等情况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效度。

④报刊问卷就是在报刊上印上(或夹有)问卷,要求报刊的读者对问卷进行回答,然后在一定时间以前通过邮局寄回报刊编辑部。这种报刊问卷也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存在着与邮寄问卷相类似的缺点。

2. 举例阐述信号检测论在测量感受性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信号检测理论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辨别力分离出来,是对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理论是信息论的分支,应用了信息加工原理。因为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这个理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信号检测理论引入心理学,解决了传统心理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把被试的反应倾向和辨别力区分开来。同时实验表明,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痛阈提高了,并不意味着痛觉感受性的下降,而常常是由于改变了极痛标准而造成。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这个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操作者的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为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异常症状既可以出现在病人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身上,医生最初的任务是做出“是”或“不是”的决断。一部分研究者则关注更具体的诊断问题。对痛阈的新的认识否认了传统认为痛阈的提高

是由于痛感觉的减轻所致。事实上,被试的感觉辨别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他的痛阈报告的标准。

(2)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复杂的人机关系中,警戒操作是工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的觉察并做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对警戒衰退所做的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应该把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还应把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处理才能说明警戒下降的真正原因。

(3)认知研究中的应用(短时记忆,再认记忆的研究)

除了在感知觉方面的研究外,信号检测论还可应用于再认记忆研究中,在再认记忆中,被试所面临的操作实际上是检测当前的刺激(可能识记过,也可能未识记过,既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将它同记忆痕迹进行“匹配”,作出“是”或“不是”的反应,这一操作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问题。

3. 观察法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各种观察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1)根据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①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a.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使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处于自然状态,故而能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曰常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一般的行为表现。

b. 自然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采用此方法时,研究者较多地处于被动状态,整个观察活动及过程更多地取决于观察对象,此外,也难以揭示观察对象的许多较少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②实验观察法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与自然观察法的关系在于:

a. 采用实验观察法时,研究者需要改变和控制被观察对象,而采用自然观察法时则不是这样。因而,使用实验观察法可以把各种偶然、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使被观察对象的行为特点呈现得更加清楚;

b. 实验观察法可以重复进行,能多次再现被研究对象的各种心理现象,以便对其进行反复观察;

c. 实验观察法可以有各种变换和组合,以便分别深入考察被研究对象各方面的心理特性,使观察者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事实和材料。

d. 实验观察法实际上就是实验法,因为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广义而严格地来说,实验法是广义观察法的一种类型。

(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相关仪器,可以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