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观察有何不同?
【答案】(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一定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获得第一手的经验事实材料。因此,在观察前研究者通
常要根据研究任务来确定观察对象、观察条件、观察范围和观察方法,以保证观察有目的地进行。
(2)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者能够考察观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3)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观察不适用于过去的事实现象。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共处于一个研究体系中,这使得观察者能够直接地、准确地了解到观察客体发生、发展的过程,获得真实而详细的资料。
(4)观察是在一定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中,一个研究者能不能观察到或理解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他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他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水平不同,观察的结果和对其的解释就可能不同。此外,研究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也会影响观察的结果。
(5)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可分为人的自然感觉器官和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借助观察仪器,可以克服人感官的生理局限性,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感官的反应速度,消除感官的某些错觉,因而,观察仪器实质上是人的感觉器官的放大或延伸。
2. 简述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
【答案】回归模型建立的步骤一般包括:
(1)根据数据资料作散点图,直观地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大致呈直线关系。
(2)设直线方程式为如果估计值与实际值Y 之间的误差比其他估计值与实际值Y 之间的误差小, 则这个表达式就是最优拟合直线模型,即表示X 与Y 之间线性关系的最佳模型。
(3)选定某种方法,如平均数法、最小二乘法等。使用实际数据资料,计算表达式中的a 和b 。
(4)将a ,b 值代入表达式,得到回归方程。
3. 请比较时间取样的观察和事件取样的观察,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案】(1)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①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含义与作用
a.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是指要求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
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记录表上。
b.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
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
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②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
a.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说,平均至少每十五分钟出现一次。如果研究者对这点不能肯定,那么就必须首先花时间深入实际,进行初步的实际观察,以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是否经常地发生或出现,以及影响这些行为出现或发生的各种个人的或情景的因素。
b.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而不适用于内隐或隐蔽性行为,如脑中的心理活动或个人隐私行为。
(2)时间取样观察的主要优点
①在进行实际时间取样观察以前,观察者已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如给有关概念、术语下操作定义、决定时间区间、编制记录表等,使观察和记录工作都简单易行。
②由于能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观察较多的被试,因此用时间取样观察所获得的结果可以进行推论。
③观察目的明确而具体,研究者可以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④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资料,同时易于取得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⑤省时、省力,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精确性和客观性。
⑥观察者不需干扰被试的正常活动。
⑦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3)时间取样观察的主要局限性
①除非在观察时进行特别记录,否则通过时间取样观察难以得到有关环境与情景的信息,观察资料也难以向研究者清楚地表明某种行为发生的背景。
②由于采用时间取样观察进行的观察内容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加之观察记录结果没有保持行为发生的顺序和连续性,因而难以揭示行为的相关关系、作用以及因果关系。
③时间取样观察的主要不足在于缺乏连续性,缺乏背景信息和自然性,特别是当时间区间和行为单位很少时,更是如此。
(4)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①事件取样观察策略与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不同点
a. 时间取样观察考察的单位是时间区间,而事件取样观察考察的是行为事件本身。在事件取样观察中,观察者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研究者就可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b. 时间取样观察只能研究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但事件取样观察则可以研究各种
各样的行为,不受行为发生频率的限制。
c. 相比较而言,时间取样观察较适合于专业研究者使用,而事件取样观察则较适合于教师使用。
d. 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时间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而事件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
(5)事件取样观察策略它的主要优点:
①没有将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分离开来,注意到了行为本身,同时也注意到了行为发生的情境信息。易于研究者进行因果分析,说明并解释行为的原因、内容和结果。
②事件取样观察能被用以研究任何一种行为或事件,且比较省时、省力。
(6)事件取样观察策略的主要局限性:
①事件取样观察记录的是与行为或事件的特征、性质有关的信息,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②事件取样观察无法了解导致所观察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情境,使研究者难以了解该行为或事件的全貌。
4.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
【答案】(1)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揭示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
(2)解释解释是对心理现象或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3)预测
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4)控制
控制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达到的目的。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总之,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实施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目的。
5. 问卷法的优缺点何在?
【答案】(1)问卷法的优点
①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便。问卷法一般通过以相同的问题和标准化的回答方式让被试填写,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误差因素,得到较为客观的数据资料。此外,问卷法特别适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目前“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开发和运用,使问卷法的方便、高效的优点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