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92计量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案】(1)在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反映某个(些)定性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

(2)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①加法方式,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只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形;

②乘法方式,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产生影响的情况。

加法方式和乘法方式同时使用,则可以同时测定定性因素对截距项和斜率带来的影响。

2. 叙述用阿尔蒙多项式法估计外生变量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主要思想,对多项式的阶数k 有哪些限制? 为什么?

【答案】阿尔蒙多项式法估计外生变量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原理是:在有限滞后模型滞后长度己知的情况下,通过阿尔蒙变换,定义新变量,以减少解释变量个数,然后用OLS 方法估计参数。 对多项式的阶数k 有一定限制,一般取2或3,不超过4。如果阶数取得过大,则达不到通过阿尔蒙多项式变换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

3.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多重共线性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危害? 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有哪些克服方法?

【答案】(l )对于多元回归模型

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

①经济变量在时间上有共同变化的趋势和经济变量之间较强的相关性;

②当模型中包含解释变量与其滞后解释变量时,由于解释变量本身前后期相关,也会产生多重共线性;

③样本资料的限制,对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作样本,以简单线性形式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 以截面数据作样本时,问题不那么严重,但仍然是存在的。

(3)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危害及原因如下:

①当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时,模型的参数将无法估计,

因为参数估计量

将不存在;

②近似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变大,从而不能对总体参数作出准确估计; ③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不合理,解释变量的参数不再反映各自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是反

第 2 页,共 20 页 ,如中的

映它们对解释变量的共同影响,因而参数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含义。

④当多重共线性程度很高时,的分母将变得很小,因此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将变大,相应的t 统计量值变小,显著性检验也失去意义,模型预测失去意义。

(4)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思路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检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主要有:

①利用逐步回归法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

②差分法;

③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增加样本容量、岭回归法等减少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二、计算题

4. 中国1980~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与工业增加值Y 的统计资料(单位:亿元)如表1所示,试问:

(1)当设定模型为

时,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2)若原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试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原模型。

(3)若原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试用序列相关稳健标准误法估计原模型。

1

【答案】(1)在EviewS 软件下,得出如图1的回归结果。

第 3 页,共 20 页

图1

由于D.w. 值为0.379,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下,样本容量为28的Dw. 分布的下线临界值因此,可判定模型存在一届序列相关。

也可以通过LM 检验法进行检验,步骤如下:

,选择“view\ResidualTestS\SerialCorrelationLMTest…”,自出在原估计结果窗口中(图1)(图2)

; 点击0K 按钮,现的LagSpeci …窗口中,输入滞后阶数“1”(图3)得到如图4的检验结果。从

统计量对应值的伴随概率值容易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模型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同时,从4下半部分的TestEquation 中可以看出,RESID (-l )显著不为0,这进一步表明原模型存在1阶序列相关性。

图2

第 4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