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保障综合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军人保障系统包括哪些制度安排?
【答案】我国的军人保障系统,根据其发展进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传统军人保障和新型军人保障两个阶段。传统军人保障制度,是指伴随着革命军队的诞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军人保障制度,通常称为社会优抚或优抚安置。
(1)传统军人保障制度的内容
①抚恤优待保障;
②离、退休保障;
③安置保障;
④其他保障。
(2)新型军人保障制度的内容
①军人抚恤优待:包括军人死亡抚恤、残疾抚恤、优待等。
②军人保险:包括军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③军人安置保障:包括军人就业安置、养老安置等。
④军人福利:包括军人社会补贴、收养事业、职业福利等。
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案】尽管各国之间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具体实践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又都表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实践中均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
(1)立法先行
即是先有社会保障立法,于后才会有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实践,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先行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在于,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可见,立法先行不仅仅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惯例,更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首先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即使是社会服务的提供也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来支撑,从而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③要指出的是,如果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则社会问题便无法得到解决,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必然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最终损害的仍将是整个国
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3)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规律
①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的内容应当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水平应当协调发展。
②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不同社会保障子系统之间的保障水平应当相互协调; 同时,不同子系统的项目之间应当相互配合。
(4)多样化发展
多样化发展规律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均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它能够促使某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建立与发展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保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的较为清醒的头脑,而不会受所谓的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乃至智利模式等牵制。
3. 为什么中国现阶段要强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答案】(1)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城乡二元社会导致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结构依然存在,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障主要有以下儿个层次:
①公共卫生服务
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层次是公共卫生服务,属于社会福利,对象是全体国民,是向全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②社会医疗保险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层次是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城市职工和居民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保障系统。
③医疗救助体系
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国家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建立起了农村和城市医疗救助体系,资金由政府财政提供,让更多人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2)医疗保障各层次的作用
①公共卫生服务的防疫、妇幼保健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②医疗保险的互助共济责任分担则能够使得国民及时的医治疾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③医疗救助是对贫困人口中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一种社会救助,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有重大作用。
(3)建立的必要性
只有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从各个方面来增强国民的安全感,维护国民的健康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国情是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巨大,且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使得建立完全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并不现实,而且人们需要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国民的需要也并非
医疗保险这一个层次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我国要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4. 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
(1)保障对象的特定性
各项社会保障都有保障对象,即享受保障的人员。军人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受尊敬且有光荣身份的群体。
(2)保障待遇的从优性
军人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这是由军人的特殊劳动和对社会做出的特殊贡献决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军人社会保障的水平应在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之上,军人的生活水平应稍高于当时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3)保障体制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军人社会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军人社会保障事务。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均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比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实行的是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以及军队和地方分工负责的体制。现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须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化运行机制,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仍需相对集中,不宜过于分散。
二、论述题
5. 综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存在哪些基本规律?
【答案】尽管各国之间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具体实践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稳定、公平与协调发展机制,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又都表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实践中均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
(1)立法先行。这不仅仅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惯例,更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与慈善事业时代的济贫制度相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首要规律,是先有社会保障立法,之后才会有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实践,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点在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与制度建设轨迹中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立法先行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①由于法律的制定需要经过一个审慎的、公开的决策过程,而民主社会的立法者往往是民众选举出来并具有民意代言人身份的人,立法先行表明了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审慎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是充分汇集国民或绝大多数国民在福利方面的意愿的表现。
②立法先行还表明,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决定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因为政府虽然直接掌握着公共权力、控制着公共资源并负有谋取公众福利的责任,但政府始终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承担者之一,它既不可能包办所有的社会保障事务,也不可能单方面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因为企业或雇主、社会团体与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并享有自己的发言权甚至选择权。因此,只有通过能够广泛地代表和综合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的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