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答案】从密码。
2. 酶的辅助因子。
【答案】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水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的作用。
3. 活性中心转换数。
【答案】活性中心转换数是指单位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转换底物的数目,是酶促活力的衡量。
4.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5. 复制叉
【答案】
复制叉是指
复制时,在
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解旋,同时合成新的
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链。
的Y 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
6. 结合蛋白质。
至
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的一段mRNA 序列,
为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开放读框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遗传
【答案】结合蛋白质是指除含有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糖、脂肪、核酸、磷酸及色素等),保证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金属蛋白、黄素酶、磷蛋白等。
7. 脂肪肝(fatty liver)。
【答案】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肝脏被脂肪细胞所浸渗,变成了非功能的脂肪组织。脂肪肝可能因糖尿而产生;膳食中缺乏甲硫氨酸和胆碱而造成的脂蛋白合成的减少,其结果也会导致脂肪肝。
8. 盐析。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二、问答题
9. 蛋白质的折叠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折叠结构又称为片层结构,它是肽链主链或某一段肽段的一种相当伸展的结构,多肽链呈扇面状折叠。
(1)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或肽段)侧向聚集在一起,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氨基和羰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连接成片层结构并维持结构的稳定。这些肽链的长轴相互平行,而链间形成的氢键与长轴接近垂直。
(2)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3)
(反平行式)和
(平行式)。
折叠结构有平行排列和反平行排列两种。
(4)侧链的R 基团交替地分布在片层平面的两侧。
10.用AgN03对在10ml 含有l.O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0ml 酶液中含纯蛋白质
:
设该酶最低分子质量为2,
则
所以,该酶的最低分子质量为
求
11.叶酸缺乏症是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干扰红细胞的成熟造成贫血。试分析红细胞合成与叶酸缺陷直接的代谢联系。
【答案】四氢叶酸是合成甘氨酸的必需物质,卟啉环的合成前体之一是甘氨酸。
12.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温度,其温度高低与幅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生物膜的相变温度是指生物膜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时的温度。相变温度本身取决于膜脂的组成,组成膜脂的酯酰链越短或者是不饱和程度高,其相变温度越低。此外,头部基团的极性对膜的相变温度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ethanolamine 头部基团比choline 头部基团具有更高的相变温度。
膜脂的基本组份是磷脂,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膜质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只由一层磷脂组成的双层分子显示急剧地、特有地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地相变。凝胶态的磷脂膜较液晶态的厚,因为在低温下,磷脂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尾巴”会变硬。这种凝胶态的膜流动性很小,仅有较少侧向扩散。相变温度决定于磷脂头部基团的性质和脂酰链的长度以及不饱和程度,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各种膜脂由于组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另外,胆固醇含量、鞘磷脂的含量等影响膜的流动性的因素对膜的相变温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标出下列序列中的SD 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并写出该mRNA 所编码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答案】
14.线粒体在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上进行的。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称为递电子体。呼I
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复合体(复合蛋白)组成,它们是复合体(氧化酶,辅基为素a 、血红素和传递电子的有和IV 推动
和
)、复合体II (琥珀酸-Q 还原酶,辅基为
合酶)。辅基传递氢和电子的有
通过得失电子来传递电子。电子传递使复合体I 、III
跨膜流动的结
离子浓度低于间隙的。线粒体基质形成负电势,而间隙形成正电
和
胞色素还原酶,辅基为血红素b 、血红素
和
)、复合体V (和血红素
,
还原酶,又称)、复合体(细
)、复合体IV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为血红
跨过线粒体内膜到线粒体的间隙。线粒体间隙与细胞溶胶相接触。
果造成线粒体内膜内部基质的
势,这样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即电动势,称为质子动势或质子动力势。其中蕴藏着自由能即是ATP 合成的动力。伴随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被磷酸化形成
15.将核酸完全水解后可以得到哪些组分?DNA 和RNA 的水解产物有什么不同?
【答案】核酸完全水解后可得到碱基、戊糖、磷酸三种组分。DNA 和RNA 的水解产物如戊糖、嘧啶碱基不同:DNA 含
脱氧核糖,RNA 含核糖;DNA 的碱基是A 、G 、C 和T , 而RNA
是A 、G 、C 和U 。
16.简述酶活性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酶活性的调节方式主要有: (1)共价修饰; (2)变构效应; (3)酶原的激活; (4)同工酶;
(5)多酶复合物和多功能酶; (6)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和抑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