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NASDAQ
【答案】NASDAQ 英文全称为“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中文直译为纳斯达克,指(美)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市场是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信息化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二板市场,在世界上负有盛名。
纳斯达克市场可分为两个层次:全国市场和小型资本市场。前者是资本规模较大的公司证券的上市交易场所; 而后者主要供资本规模较小的新兴公司的证券进行交易。与一般交易所不同,它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报价,并首推做市商制度。纳斯达克市场支持高新技术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创业资本的出口,上市标准较低。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答案】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马克思货币起源理论的第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共同生产被个人生产代替,公社之间的交换为个人之间的交换所替代,交换日益普遍化。这时,一种物品和另外一种物品发生交换关系不再是非常偶然的现象,而是经常地与另外多种物品相交换,于是,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会由许多其他物品表现出来,而所有物品都可成为表现其他物品的等价物,这个阶段就被称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二、简答题
3. 为何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答案】(1)货币需求是指有效的货币需求,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的发达程度、市场利率、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心理预期、人们的资产选择等因素。
(2)货币需求理论有货币数量论、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帀需求理论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他引入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分析,从而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和利率之间关系的论述
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货币或生息资产,后者可以用长期政府债券来作代表。因此影响财富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分配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投机性需求的因素,而影响人们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资产分别能给人带来多少预期报酬。
他假定,货币的预期报酬率是零。和货币不同的是,债券等生息资产却可能有两种报酬:利
息和资本利得。利息显然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资本利得则是指债券的卖出价和买入价之间的差额,它也是和利率相关。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向变化,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就越低,反之则越高。预期资本利得的大小取决于预期的利率波动。凯恩斯假定,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利率的“安全水准”。当利率低于这个安全水准时,人们就会预期它将上升;反之,当利率高于这个安全水准时,人们就预期它将下降。因此,预期资本利得就取决于当前利率与安全利率的偏离程度。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化。首先,当利率较高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其次,当利率较高时,它高于安全利率,从而在未来的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两方面因素加起来,就使利率越高,生息资产越有吸引力,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小。反之,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从生息资产上获得的利息收入还不足以补偿可能的资本损失,所以人们就宁愿持有货币。
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将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可能变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使利率不能进一步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4)凯恩斯认为,只有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化。但凯恩斯学派的其他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与利率呈反向变化。
①鲍莫尔将利率因素引入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出“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认为用于交易的货币持有额或交易性货币需求有一个最佳规模,这个规模的确定与收入和利率都有关,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②惠伦将利率因素引入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得出了“立方根定律”或惠伦模型,认为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现金持有量与非流动性成本和净支出方差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由以上可以知道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将随利率的下降而增加。
总之,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即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图 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4. 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
【答案】(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有三大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指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的交易需要而保留的货币,其大小由收入决定并且同收入之间做同方向变动;二是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其大小也由收入决定并且同收入之间做同方向变动。由于交易货币需求和预防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函数,所以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如果把两种货币合起来用表示,用y 表示收入,则这种函数关系可写为: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三是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货币需求与利率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偾券的价格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债券价格=债券年收益/利率。投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并且与利率作反方向变动,表示为
弹性。
(2)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见图(a ),总的货币需求曲线见图(b )。
其中L 2表示投机货币需求,r 表示利率,h 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
图 货币需求曲线
5. 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这个定义具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的上涨,不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二,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过程,不是物价一次性上涨;第三,物价上涨多快可以认为是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2)各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都将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看作是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f 而治理好通货膨胀,则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效应。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包括:
①克服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在工业化国家中,大多数人是依靠工资或薪金生活,工资收入差不多就是全部收入。在通货膨胀时期,工资的上涨往往落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工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另外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即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这影响信贷市场的正常运作。治理通货膨胀,可以消除其再分配作用,保证劳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转。
②克服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的上涨使居民和企业的实际储蓄水平降低,即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实际上流入到政府。强制储蓄作用影响了居民和企业实际可用作消费和投资的资本,实际上是通过通货膨胀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这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