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2岁,因“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3.5年”来诊。实验室检查:WBC6×109/L,PLT275×109/L,LDH125U/L。右侧腋下淋巴结活检证实滤泡状淋巴瘤Ⅱ级。骨髓活检:30%受累。细胞为CD5、CD10+、CD19+、CD20+、B淋巴细胞浸润。CT及查体均发现多发淋巴结受累,包括腋下、纵隔、腹股沟淋巴结。经过4周期的新方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2个周期的治疗。该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是().
A.观察。放射免疫治疗。单药Rituximab维持治疗,每8周1次,共2年。放射免疫治疗+单药Rituximab维持治疗。继续原方案治疗至病情进展。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在结节病患者中,病程呈自限性的患者比例为().
A.20%。30%。40%。50%。60%。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该疾病的确诊依据是().
A.活体组织检查。血液检查。胸部CT。胸部X线。镓(67GA.肺扫描。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针对该病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Ⅰ期结节病。Ⅱ期结节病。Ⅲ期结节病,广泛纤维化。眼部结节病。高钙血症。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关于该病的治疗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A.外科切除或局部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异性单抗治疗。抗病毒治疗。IL-10拮抗剂治疗。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示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d后,体温38.5~40.0℃,左侧肢体不能活动,BP85/40mmHg,血红蛋白尿。超声:二尖瓣赘生物由5mm增至12mm。颅脑MRI:2个直径1.5cm的梗死灶。)
A.尽快手术。更换抗生素。血培养阴性后手术。尿常规正常后手术。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偏瘫症状改善后手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是().
A.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患者10d前淋雨后高热不退,体温39.6℃,伴寒战,当地医院予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连续10d,症状无改善。查体:BP150/50mmHg,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
A.脾功能亢进。过敏性紫癜。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手段是().
A.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培养。骨髓穿刺。免疫学检查。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7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喘1年余,活动后胸痛及头晕6个月”来诊。既往有晕厥病史2次。查体:轻度贫血,心率快,律整,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而粗糙的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
A.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