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咳嗽,咯血,体重减轻两个月。吸烟史40年,每天1包。1个月前胸部X线示右肺中叶肺不张,经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准备择期手术。患者如期进行手术,麻醉行双腔气管插管,请问双腔气管插管相对的禁忌证包括()。

A.气道狭窄。气管肿瘤。巨大肺囊肿。肺泡蛋白沉积症。无适合规格双腔管的小体重的病人。口咽喉解剖严重畸形。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咳嗽,咯血,体重减轻两个月。吸烟史40年,每天1包。1个月前胸部X线示右肺中叶肺不张,经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准备择期手术。患者术中行单肺通气会出现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试问会抑制HPV的麻醉药物有()。

A.异丙酚。硫喷妥钠。氯胺酮。芬太尼。七氟烷。异氟烷。地氟烷。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咳嗽,咯血,体重减轻两个月。吸烟史40年,每天1包。1个月前胸部X线示右肺中叶肺不张,经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准备择期手术。本病例中用到肺隔离的技术,请问下列应用于肺隔离术的适应证包括()。

A.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肺叶切除。胸壁肿瘤切除术。支气管手术。食管手术。湿肺。大咯血。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咳嗽,咯血,体重减轻两个月。吸烟史40年,每天1包。1个月前胸部X线示右肺中叶肺不张,经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准备择期手术。该患者术前行肺功能和血气检查,下面这些指标表明术后死亡率会增加的是()。

A.FVC<预计值50%。FEV1。MVV<预计值50%,或<40L/min。残气量/总肺容积>50%。PaCO2>45mmHg。PaO2<70mmHg。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0岁。咳嗽,咯血,体重减轻两个月。吸烟史40年,每天1包。1个月前胸部X线示右肺中叶肺不张,经抗生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准备择期手术。该患者通过后来的一些证据诊断为右肺癌,你认为这些证据的取得可通过()。

A.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刷拭活组织检查。颈部或腋下可扪及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纵隔镜检查。针吸活组织检查。家族史。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表明患者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拟行"胸腺瘤切除术",下列有关重症肌无力的麻醉前处理正确的是()。

A.麻醉前应重点检查有无延髓支配肌群受累。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术前借助肌肉松弛监测仪测试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有助于了解肌无力的程度,为合理选用肌肉松弛药提供依据。术前镇静剂的使用应以能镇静但又不抑制呼吸为原则,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多数患者不需做肺功能测验。术晨停用抗胆碱酯酶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关于该患者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使用琥珀胆碱,术毕使用肌力恢复不满意时,不可以静脉注射新斯的明。自主呼吸微弱可能存在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或新斯的明拮抗不足。术前哌替啶与异丙嗪的应用可能导致术后呼吸抑制延长。术前即有延髓性麻痹及呼吸肌麻痹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外周肌群肌力完全恢复却仍不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正常的自主呼吸。对延迟拔管患者强调维持术前抗胆碱酯酶药与激素的治疗。应给予阿托品。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居纵隔肿瘤前三位。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针对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正确的是()。

A.麻醉前常规给予小剂量阿托品。氯化琥珀胆碱应绝对禁止使用。应足量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术毕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肌力恢复不满意时,可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吸入麻醉剂有箭毒样作用,可能增强术后患者的呼吸麻痹。氯胺酮无肌松作用,止痛效果好,麻醉诱导时选用氯胺酮可使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更加平稳。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具有较完善的局部镇痛和肌松作用,并能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2岁。拟行胃癌根治术。除偶有胸闷外,无其他特殊病史。BP135/65mmHg,HR97次/分。术前检查:Hb110gL,WBC8.9×109/L,ECG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超过0.05mV。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清醒后回到病房,不久出现低氧血症,下面不是低氧血症原因的是()。

A.吸入氧气的浓度太低。下颌松弛,分泌物流入气道。伤口疼痛。肌松药残余。病人本身的肺功能损害。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