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有助于排除肠结核的检查是()(提示:结肠活检组织中找到肉芽肿,未见到干酪坏死灶。)

A.ASCA。活检组织抗酸染色。C-反应蛋白。血沉。胸部X线片。PPD皮试。粪结核杆菌培养。血清ADA。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有可能尽快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粪常规和粪隐血。C-反应蛋白和血沉。粪细菌培养。胸部X线片。结肠镜。腹部B型超声。腹部CT。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根据结肠镜下的表现,要考虑的疾病有()(提示: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散在几枚息肉样隆起,右半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黏膜多发溃疡呈铺路石样,呈节段性分布;回肠末端(肠镜进入约25cm)黏膜散在阿弗他浅溃疡。)

A.白塞病。B.Crohn病。C.肠结核。D.结肠癌。E.肠淋巴瘤。F.缺血性肠炎。G.多发性气囊肿
H.阿米巴性肠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能准确了解小肠病变范围的检查是()(提示:为了明确小肠病变的范围,患者入院后行小肠肠系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A.无线胶囊内镜(WCE.。腹部B型超声。立卧位腹部X线平片。C-反应蛋白。双气囊小肠镜。腹部CT。血沉。粪隐血检查。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为明确患者黄疸的原因,最合理的检查是()(提示:实验室检查:T-Bil150μmol/L,D-Bil95μmol/L,AKP456U/L,GGT500U/L;BUS提示:胆总管上段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稍大,胆囊壁0.4cm。)

A.肝胆CT。B.MRCP或ERCP。C.发热时血培养。D.十二指肠引流及培养。E.抗HEV检查。F.血CA19-9。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者全面的诊断应该是()(提示:结肠镜提示:左半结肠及横结肠黏膜片状灰白萎缩,结肠袋变浅或消失,散在形状各异的息肉形成。)

A.PSC。PBC。慢性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癌。UC活动期。UC缓解期。急性胆囊炎。药物性肝损害。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者本次发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MRCP提示CBD上段,左、右肝管及部分肝内胆管有多处狭窄及扩张。)

A.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并药物性肝损害。PBC合并急性胆囊炎。PSC合并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癌。胆结石合并化脓性胆管炎。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