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提示:上述治疗后第3天,患者血便次数减少,但腹胀明显加重并高热;血压90/60mmHg,脉搏120次/min,肠鸣音2~3次/min;腹部X线平片提示:横结肠积气明显,宽约8cm;腹部CT提示:全结肠明显水肿、增厚,少量腹腔积液。)

A.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B.加用静脉用环孢素A。C.胃肠减压。D.外科手术。E.肛管排气。F.5-ASA灌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第1次粪培养为非致病菌,第1次血培养阴性;腹部X线平片:升结肠及横结肠少量积气;结肠镜检查结果:进境约50cm,直肠、乙状结肠及部分降结肠弥漫性水肿、充血,广泛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部分溃疡融合并覆黏液脓性渗出物。直肠黏膜病理:结肠隐窝变短分叉,隐窝脓肿形成,基底部大量浆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

A.急性爆发性细菌性痢疾。B.急性阿米巴痢疾。C.急性缺血性肠炎。D.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E.急性爆发性溃疡性结肠炎。F.急性耶尔森肠炎。G.急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最可能是()(提示:胃镜检查结果: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经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输血等处理,血压渐趋稳定。但入院第3天突然发生剧烈全腹疼痛,以左下腹为甚,便血次数增加,由黑便发展为暗红色黏液血便。)

A.治疗措施不当,病情加重。肠道积血排出。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细菌性痢疾。继发缺血性结肠炎。继发溃疡性结肠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急诊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实验室检查:Hb98g/L,血小板、凝血功能正常。)

A.胃肠减压。静脉滴注生长抑素。肌内注射阿托品。禁食。吸氧。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输血。输液。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此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提示: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病变减轻,无活动性出血。结肠镜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纵行溃疡,广泛糜烂、充血、水肿,有活动性出血,病变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楚,考虑“缺血性结肠炎”。)

A.抗生素。B.胃肠减压。C.输血。D.血管扩张剂。E.补充循环血量。F.抗凝治疗。G.外科手术。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9岁,反复上腹部疼痛1个月,复发伴晕厥5h。因关节炎长期间断服用镇痛药。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0岁,平时粪便干结,3~5d排便1次,无便血。3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进镜25cm处可见2处黏膜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同周围黏膜,活检钳按压隆起处似触气球样改变,按压处凹陷,周围变隆起”,未处理。患者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提示:2d前患者持续性左下腹痛,排便1次,为成形便,含少量鲜血,无黏液及脓液。)

A.结肠癌。B.溃疡性结肠炎。C.非特异性结肠溃疡。D.缺血性结肠炎。E.细菌性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