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医学高级)题库>疾病与麻醉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0岁,因“头部被爆炸的弹片击伤,昏迷6h”来诊。查体:T39℃,P100次/min,R26次/min,BP105/83mmHg;浅昏迷,右额部可见伤口约3cm×4cm大小,有血性液体外流;两瞳孔等大正圆;右上肢活动少。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A.抗休克。伤口加压包扎。抗生素。物理降温。彻底清创,修补硬脑膜。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0岁,因“头部被爆炸的弹片击伤,昏迷6h”来诊。查体:T39℃,P100次/min,R26次/min,BP105/83mmHg;浅昏迷,右额部可见伤口约3cm×4cm大小,有血性液体外流;两瞳孔等大正圆;右上肢活动少。首先检查()。

A.颅脑X线片。颅脑CT。颅脑MRI。颅脑多普勒超声。颅内压测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40岁,因“头晕、头痛4个月”入院。颅脑CT:后颅窝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拟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关于颅内压,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受脑组织容积影响。只受脑脊液容积影响。受脑组织和脑脊液两方面因素影响。与脑组织和脑脊液容积无关。受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流3方面因素影响。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40岁,因“头晕、头痛4个月”入院。颅脑CT:后颅窝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拟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手术时,心前区多普勒超声出现响亮回声及湍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从31mmHg下降到13mmHg,患者血压从121/63mmHg下降到64/32mmHg,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气胸。空气栓塞。低血容量性休克。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40岁,因“头晕、头痛4个月”入院。颅脑CT:后颅窝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拟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麻醉方式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列药物中不宜应用()。

A.异氟烷。七氟烷。氯胺酮。丙泊酚。芬太尼。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68岁,体检发现左颈内动脉90%闭塞,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下列监测手段中可以不用()。

A.ECG。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排血量监测。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68岁,体检发现左颈内动脉90%闭塞,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血压178/98mmHg,可能的原因是()。

A.高碳酸血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麻醉药的残余作用。高血糖。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68岁,体检发现左颈内动脉90%闭塞,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机制是()。

A.血压正常的个体,平均动脉压为60~100mmHg时,脑血流量相对恒定。血压正常的个体,平均动脉压为80~120mmHg时,脑血流量相对恒定。血压正常的个体,平均动脉压为80~160mmHg时,脑血流量相对恒定。血压正常的个体,平均动脉压为60~120mmHg时,脑血流量相对恒定。血压正常的个体,平均动脉压为60~160mmHg时,脑血流量相对恒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9岁,因“右髋臼粉碎性骨折”拟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术前卧床1周。既往无心血管病病史。术中突然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异常,进而氧饱和度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休克,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无效。ECG:心房颤动,Ⅰ导联显著S波,Ⅲ导联Q波,倒置T波;胸部X线片:片状影。抢救2h无效,患者死亡。对已经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最重要的措施是()。

A.避免术前长期卧床休息。建议使用弹力袜。安置腔静脉滤器。可考虑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强调术者的操作技巧,降低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9岁,因“右髋臼粉碎性骨折”拟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术前卧床1周。既往无心血管病病史。术中突然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异常,进而氧饱和度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休克,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无效。ECG:心房颤动,Ⅰ导联显著S波,Ⅲ导联Q波,倒置T波;胸部X线片:片状影。抢救2h无效,患者死亡。抢救期间,最适当的处理是()。

A.保证供氧。注射阿托品0.5~l.0mg。抗心力衰竭。抗休克。水、电解质平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