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学校管理过程

【答案】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领导者组织协调学校管理的各种要素正常运转所表现出的一种持续活动的程序状态,它是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学校管理过程由学校管理的主体、学校管理的客体和学校管理的中介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其特性为:①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②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持续向前发展的有序过程。③以目标为前提的控制性。学校管理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的预期目标。

3.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二、简答题

4. 阐述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及当前我国教育法规有效实施的举措。

【答案】(1)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

教育法规的实施是指教育法规在现实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教育法规实施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①教育法的遵守

教育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组织、教育公职人员、公民按教育法的规定去做。遵守教育法的重要意义:

a. 教育法的遵守是教育法规得以实施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基本环节,所以一切有关的教育组织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教育法规。

b. 教育法规的遵守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c. 教育法的遵守有利于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以利于教育的发展。

d. 教育法的遵守是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

②教育法的适用

教育法的适用也可以称之为教育法的执行,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将教育法运用于各种具体的与教育有关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教育法实施的又一基本形式。

(2)当前我国教育法规有效实施的举措

当前,我国为了保证教育法规有效地实施,具体举措如下:

①大力宣传。政府会通过相关组织机构和基础单位开展教育法的宣传,采取必要措施,使人人懂法,并遵守法。

②有效监督。不论哪种形式的教育法的实施,都需要实行监督。通常采用的监督形式主要有: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审计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总之,保障教育法规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最终只有人人懂法,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法规的价值和作用。

5. 什么是人体工学? 学校建筑主要关注人体工学的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人体工学的含义

人体工学又称为人类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一机一环境的协调关系的学问。这门学科的价值出发点是,在人类活动中,应当使工作的物质要素适应人的特点和需要,发挥人的最大的作用。人体工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工作系统中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以及工作系统中的机械和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在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研究学校建筑应该具备的特点: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刘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学校建筑应该关注的人体工学的基木内容

①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人体上学主要研究学生的人体尺度、人体构造和人体动作域。人体尺度是不同年龄和性别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规律,它们对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有直接影响,也就对于学校内各种空间设计有决定作用; 人体构造方面主要研究学生的骨骼、肌肉和关节,这三部分构成人的运动的关键要素,有关数据为设计室内设施(如桌椅)和室外设施(如楼梯踏步)的依据; 动作域是指师生在教室活动范围的大小,包括学生各种活动的心理空闰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这些数据是人的动态的描述,对

于学生安全、舒适、方便有直接意义。

②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室内设计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正确地决策。例如,温度对于人的行动反应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如果场所环境温度超过29摄氏度,工作效率就会开始降低

③对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学对视觉要素所测得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视觉是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也是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比较严重。这里除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用眼习惯不佳等原因之外,光照环境和教室空间形状设计的缺陷也起了很大消极作用。人体工学研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包括在教室光照环境的设计中,采用经过专业科学配光设计的灯具,保证照明的均匀性,解决炫光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设置黑板灯并利用自然光,解决学生上课时半边黑板反光现象等。

6. 校长的职责是什么?

【答案】校长的角色与教育产品的属性有直接关系。教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在不同时代背景、政府不同管理理念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其公共性程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政府与学校在行使学校管理职能关系及校长角色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呈现为一种垄断性公共物品的特质,学校所需资源由政府统一配置。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角色就更多地表现在“政府命令的执行者”方面,其价值取向是“守成”,行为模式集中于“服从”和“执行”。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逐渐被认可,市场元素介入,多种办学力量兴起,这些条件使得在加强政府宏观统筹的前提下,加强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力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领域内部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此,校长就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自主权的学校管理者的代表,从某种程度而言成为了“创业者”。

校长的职责包括:

(1)规划学校发展;

(2)科学选用和培养干部;

(3)科学决策,统筹全局;

(4)建设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

(5)建立和谐的内外部公共关系;

(6)拓展资源渠道;

(7)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

7. 试述教育评价的各个环节及其要求。

【答案】(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系统的、操作化、可测量的评价标准,是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