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8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5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1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27
一、名词解释
1. 主题变形
【答案】李斯特在交响诗中运用的主题发展手法,即一部交响诗中所有主题皆来源于一个动机源头,各主题可作变形以适应音乐的发展,如交响诗《前奏曲》中的“疑问动机”。
2. 《图画展览会》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钢琴组曲。1874年观看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有感而写,对其中的十幅绘画进行了描写,如“侏儒”“牛车”“未出壳的小鸡芭蕾”“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等,全曲由一个“漫步”主题贯连,也表达了观者的感受。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管弦乐版本使之名遐世界。
3. 《月光下的彼埃罗》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作的配乐颂唱作品。选用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吉罗的诗歌为词,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丑角彼埃罗在月光下的醉饮和梦魔,描绘了超现实的情景,共21曲。作品为女声和8件乐器而作,用无调性技法写作,女声演唱运用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吟诵”方式。
4. 孔特克图斯
【答案】在11~12世纪出现的孔特克图斯(conductus )是单声部的抒情歌曲,它促进了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发展。作为单声部歌曲的孔特克图斯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音乐不借助于圣咏创作,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是音节式的,旋律因反复而具有分节歌的样式特点。在12~13世纪左右,圣母院乐派中出现了复调音乐发展形式的孔特克图斯,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分节歌形式不再依赖圣咏,它放弃圣咏的定旋律,以自创旋律为基础;
②包括二至四个声部,常见为三声部,一般采用狄斯康特的节奏型;
③每个声部都采用拉丁文演唱;
④孔特克图斯的歌词内容较自由,包括宗教、道德、政治、历史等世俗内容。
5. 若斯坎·德·普雷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创作数量较多,主要有弥撒。
曲、经文歌和尚松。他的弥撒曲创作反映了当时弥撒曲的各种作曲技法,既有基于素歌旋律或世俗曲调的“定旋律弥撒”,如《武装的人弥撒曲》,也有大段借用己有旋律的“模拟弥撒”,
如《圣母弥撒曲》,这种弥撒曲成为16世纪的弥撒曲主要类型。若斯坎注重用音乐细致地表现出歌词意境,站在时代的前列。
6. 勋伯格
【答案】美籍奥地利作曲家,20世纪音乐巨人之一。与其门生贝尔格、韦伯恩一起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成为十二音作曲法的开山鼻祖。一生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涵盖了自调性音乐到序列音乐的几个流派,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配乐诵唱《月光下的彼埃罗》、歌剧《摩西与阿伦》、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等。
7. 比才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作有歌剧《采珠人》《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交响组曲《罗马》等。歌剧《卡门》以丰富的人物造型、浓郁的异国风十情调和出色的音乐写作风靡全世界。
8. 《魔笛》
【答案】莫扎特根据席卡内德所编台本写作的两幕歌唱剧,1791年首演于维也纳。剧情为:塔米诺王子奉夜后之命,前去营救夜后之女帕米娜,历经磨难,二人终成眷属,塔米诺的随从帕帕盖诺也找到了伴侣。此剧多处影射共济会精神和当时的奥地利政局,在音乐风格上成功融合了意大利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和德奥歌唱剧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古典歌剧作品。
二、简答题
9. 简述法国“六人团”及“三人团”的艺术成就。
【答案】(1)“六人团”(Les Six)的由来:
在1917年以后的法国,有六位青年音乐家经常以“新青年”的名义在一起举行音乐会,他们希望法国的音乐走一条明快、活泼、简朴的新路。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分别是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这就是“六人团”的由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团体的时间不长,由于志向和美学趣味上的差异,不到三年就分道扬镳了。
(2)“三人团”的由来:
“三人团”是在“六人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几年后,“六人团”的六人发展各不相同:迪雷不久就放弃了音乐,回到农村; 泰莱菲蕾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再出现了; 奥里克的兴趣转向了电影创作。最后,留下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三人,他们成为20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史学中又把他们称为法国“三人团”。
(3)“六人团”人物简述:
①奥涅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瑞士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
的音乐生活一直没有割断与德国音乐的联系,曾提出以巴赫为伟大榜样; 他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创作,其作品带有德国音乐特点,同时从格里高利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多种音乐风格中吸取养料,音乐始终有调性,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 正因如此,他被视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曲《太平洋231》, 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大卫王》,《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很有新意)、《第五交响曲》等。
②米约(Darius Milhaud, 1892~1974),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多样性,总体上倾向于抒情风格; 旋律常采用类似流行音乐的简单纯朴的音调; 节奏一般很规整,常常带有强烈的切分音,与南美民间音乐有关; 和声具有多重叠性; 多调性是他的音乐最显著特点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屋顶上的公牛》《巴西的乡愁》,舞剧《世界的创造》等。
③普朗克(F.Poulenc ,1899~1963),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音乐风格兼收并蓄,但仍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主要以调性音乐为主,旋律性强,穿插了20世纪和声的不谐和因素,音乐中含有优美、诙谐和J 凋怅的情感表达。代表作品:舞剧《母鹿》,《小提琴奏鸣曲》等。
④迪雷(L.Durey , 1888~1979),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早期音乐含有新古典主义音乐因素,1945年后按照共产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木管曲《困扰》(1920),清唱剧《长征》(采用毛泽东诗词)等。
⑤泰莱菲雷(G.Tailfferre , 1892~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作品:两架钢琴的《户外游戏》《第一钢琴协奏曲》《竖琴小协奏曲》《小提琴奏呜曲》等。
⑥乔治·奥里克(G.Aufic ,1899~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热衷于电影音乐,作有电影音乐《给我们自由》《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另有舞剧《水兵》《加马舍的婚礼》等作晶。
10.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答案】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 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卜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明晰匀称的形式结构: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险,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