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综合&之学前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综合&之学前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综合&之学前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7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综合&之学前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2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教育(广义)
【答案】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幼儿教育(广义)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可以称为幼儿教育。例如,幼儿在家看电视、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劳动,或随成人去旅游、参观、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2. 家庭教育
【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儿童入学前,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奠定初步基础,为接受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在儿童入学后,紧密配合学校,督促他们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继续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家庭成员间进行相互开导和帮助。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①奠基性。在0~6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第一位自然的、时间最长的“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②感染性。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③针对性。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子女也可对父母的脾气秉性进行帮助。④长期性。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⑤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富有实效。⑥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二、简答题
3. 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答案】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1)教师有执着的事业心。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严重的甚至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教师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
会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使幼儿学习到这个良好的个性品质。
(3)意志坚强。孩子的心灵脆弱和敏感,教师要时刻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聪慧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是心理聪敏,具备良好的认知有超敏捷的反应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改革。
(6)合作精神和能力。教育孩子的工作本身就需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心协力为幼儿提供一致的教育影响,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虽小,但也喜欢美好形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仪表和举止,举手投足和仪表穿着都要注意。
4. 简要分析教师直接“教”的优点与缺点。
【答案】教师直接“教”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教育方式。直接“教”的教育方式既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教”的优点
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2)直接“教”的缺点
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教育幼儿时,言语是主要的工具,教师讲、幼儿听是最常见的形式,因此,这一方式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
②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和说教。
③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5. 简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
幼儿教师要认识新中国文化教育建设的方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培养儿童的“五爱”精神,为国家建设而努力等。
(2)业务修养方面
幼儿教师要深切认识幼稚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增强幼教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 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如音乐、自然、故事、游戏、舞蹈、手工、图画等教学技能和方法; 同时,要具有优良品质,处处以身作则; 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健康,注意儿童智力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教学技术方面
幼儿教师要掌握教学技术的原则; 能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活教材进行教学; 能运用多种方式,如不仅能运用语言、文字讲故事,而且能以图画、唱歌等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
(4)优良品质方面
一个幼儿教师,对人,应该和蔼可亲,不发脾气,帮助别人,乐于合作。对己,能掌握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自私,注意健康。对儿童,要热爱,要公平对待。对工作,要高度热情,富有创造性,决不灰心。
三、论述题
6. 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答案】(1)原因
①宏观:缺乏国家宏观政策引导
长期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投入和管理缺位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错误的办学倾向。我国对幼儿的旱期教育整体管理规范不够,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政府教育相关部门也缺乏督促检查,没有及时深入了解、改善“小学化”倾向,或态度不坚决或听之任之,这无形中助长了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加深。
②社会需要
a. 幼小衔接需要:很多幼儿园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采取了过多地在幼儿阶段向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幼儿课堂的做法。
b. 考试文化影响: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入学不许考试,但山于优质教育资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此入学压力下,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为让孩子们上小学而提前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
③多主体思考
a. 幼儿园自身取向与需要:幼儿园办园理念受生存竞争的影响,好多幼儿园自然走入了“早教”误区。另外还有幼儿园经费支持不足,办学条件差,管理不到位等原因。
b. 教师观念与素质影响:老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多数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
c. 家长期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索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还进行攀比,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对策
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
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学前教育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