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专业课笔试之管理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2. 责任中心

【答案】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

3. 全面预算管理

【答案】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的期间内)与经营、财务、投资等价值流相关的总体计划,是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预算包括业务方面的预算(如收入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等)和财务方面的预算(如资金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完整的全面预算通常包括营业预算、财务预算及资本支出预算三个部分。其中,营业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在实务中,全面预算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及其附表等预计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 杜邦分析法

【答案】杜邦分析法指的是利用集中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它主要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是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从而有助于深入分析和比较企业经营业绩。

5. 功能评价系数

【答案】功能评价系数是对产品或零件的功能的评价值,在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强制确定法中,组成产品的零件排列起来一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件得1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零件得零分,将各零件得分总计被全部零件得分总数除,即可得到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

二、简答题

6. 简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答案】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主要有:

(1)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受到存货变动的影响。但只有产品销售出去其价值才为社会所承认,企业才能取得收入和利润。产品的销售是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充要条件,多销售才会多得利润。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增加销售以前生产的亏损产品时,不仅不会提高利润,反而会使利润下降。完全成本法下提供的成本信息无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则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2)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当期所确认的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应由已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需要与销售收入相配比;未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则需要与未来收入相配比。另一部分则是与产品生产数量无直接联系的成本,即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全部列为期间成本而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故而更符合期间配比。

(3)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制定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考核执行情况、兑现奖惩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做法,变动成本法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恰当的操作方法。

(4)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扩大产品销售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是一种常识。变动成本法下,由于产量的高低与存货的增减对企业的利润均无影响,当销售品种构成、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时,企业利润将只随销售数量的变化而变化,销售量大则利润高。这必然会使管理当局更加重视销售环节,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分析市场动态、开拓销售渠道、搞好售后服务这些方面,从而防止盲目生产这一情况的出现。

(5)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臆断性。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而从贡献毛益中一笔扣除,从而省却了各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摊工作。变动成本法大大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避免了各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随意性。

7. 如何理解审计独立性及其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审计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受那些削弱或纵是有合理的估计仍会削弱注册会计师做出无偏审计决策能力的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查企业股权或承担其高级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的执行业务。实质上的独立性也称精神上的独立或事实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态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有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

审计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来讲至关重要,独立性被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理论上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审计师审计,但实际上是公司的经理人在控制审计师的选择,是经理人在委托审计师审计,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利益关系人。维持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利益公平。

8. 应设置哪些成本差异核算账户?

【答案】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9.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的运用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答案】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要求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恰好相互矛盾(如第一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大于第二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而第一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恰好小于第二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否则无法应用该法。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又叫成本分界点。其基本公式为: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若令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为单位变动成本为且满足, A 方案固定成本为则有

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A 方案优于B 方案;

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 方案优于A 方案;

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单位变动成本为;B 方案固定成本 根据该法作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 (1)若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2)若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别点(3)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无差别点

成本无差别点法的特点:通常被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10.注册会计师赵达在对ABC 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5组证据:

(1)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

(2)销货发票与产品出库单;

(3)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

(4)购货发票与收料单。

(5)存货监盘记录与存货盘点表。

要求:

请分别说明每组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更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