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华大学管理会计(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中心
【答案】成本中心是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任何只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对这类责任中心只是考核成本,而不能考核其他内容。
2. 再订购点
【答案】再订购点是指为保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应在存货用完或售完之前再一次订货,着手准备订购下一批货物的存货存量。
3.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答案】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4. 因果预测分析法
【答案】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只要找到与产品销售(因变量)相关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就可以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的销售预测,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但是,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对产品销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或与产品销售存在某种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的销售预测。
5. 批别动因作业
【答案】批别动因作业是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
二、简答题
6. 从利润质量角度进行分析,权责发生制与稳健原则是否有冲突?
【答案】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两者作为会计事项处理的准则,以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重大影响力,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特定环境使两个同时成立但又相互矛盾的。在实践中,应注意和解决好这对矛盾。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取得收入的权利和承担费用的责任来确认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赢得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而稳健性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
稳健性可能更强调:推迟确认收入、尽早确认费用、低估资产、高估负债。这和权责发生制是会产生冲突的。
7. 什么是成本性态?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点。
【答案】(1)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2)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3)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却直接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固定成本又被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①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策。
②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财产保险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
(4)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8. 你认为在经济订购批量确认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1)在经济批量决策中,关键是选择并确定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在为存货模型编制数据时,应观察所掌握的每一项成本是否随下列项目的数量变化而变化:①存货的数量;②购入的数量;③一年内发出的订单数。
(2)要区分不同的订货方式和使用的情况。基本的经济订购批量模型是假定一次订购的货物一次全部到达陆续使用的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次订货后陆续到达入库、陆续领用的情况。这时,由于存货边进边出,进库速度大于出库速度,因此,存货的存储量低于订货批量(基本数学模型中的最高存储量)。在一次订货,边进边出情况下的经济订购批量公式为:
X —每日送达存货的数量;
Y —每日耗用存货的数量。
(3)存在数量折扣时。供应商对大量购买商品常常实行数量折扣价,即规定每次订购量达到某一数量界限时,给予价格优惠。于是,购买者就可以利用数量折扣价,取得较低商品价、较低运输费和较低年订购费用的机会,并使从大批量中得到的节约可能超过抵偿增支的储存成本。在有数量折扣的决策中,订货成本、储存成本以及采购成本都是订购批量决策中的相关成本,这时,上述三种成本的年成本合计最低的方案,才是最优方案。
(4)缺乏详细成本资料时。运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要求对各种存货的每批订货成本和单位储存成本作出估计。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详细成本资料,则可以根据基本模型,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测算,以降低存货成本。
(5)订单批量受限时。实际工作中,许多供应商只接受整数批量的订单,如按打、百件、吨等。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
的话,就必须在的两边
确定两种允许数量,通过计算各自的年度成本总额来比较优劣。
(6)存储量受限制时。实际上,每个企业的存储面积是有限的,存储量也就不能无限制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计算确定的经济订购批量大于存储约束性因素的数值(超过现有最大存储量)
那么最佳的订购批量就是该约束性因素的值。
9.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理解“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句话?
【答案】(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该成本是否是与经营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2)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
如果不等于允许的订购量之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