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闽南师范大学109J3认知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选择通达模型

【答案】选择通达模型认为, 语境能够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尽管歧义词两个意义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 但只通达与语境相一致的意义。选择通达模型预期, 读者将利用语境来选择歧义词合适的意义, 依靠语境的模型和歧义词加工的花园路径都属于这类模型。

2.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 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 产生新思想, 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 既需发散思维, 也需聚合思维, 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二、简答题

3. 定义心理表象。你的定义里面包括所有的感觉模型了吗?

【答案】Solso 文中将心理表象定义为对不在面前的物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

4. 什么是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案】(1)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①表层结构是指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 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决定着句子的形式。

②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决定着句子的意义。

(2)两者的关系

①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 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运

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层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5. 什么样的证据能够证明, 事后的误导性的信息会导致不精确的记忆?

【答案】Loftus 和她的同事们(1978)向被试呈现一系列幻灯片。一辆跑车在一个交叉路口停下来, 然后转弯, 撞上一个行人。一半被试所看的幻灯片上, 交叉路口处有允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

志。另一半被试则在交叉路口处看到停车标志。这些幻灯片呈现之后20分钟~一周, 让被试回答一些关于交通事故的细节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或者包含与幻灯片中细节一致的信息, 或者包含不一致的信息, 或者不提及这种细节。回答完问题后, 被试看到两张幻灯片, 一张上面有允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志, 另一张上面有停车标志。被试的任务是选出他们先前看过的幻灯片。结果发现, 同接受一致和中性两种信息的被试相比, 接受了不一致信息的被试, 再认的准确率要低。这说明, 事后的误导性信息, 会导致不精确的记忆。

6. 假如你听到一个尖锐的高音, 它使你想到电火花, 这种体验可以用哪个词表示?

【答案】联觉。

7. 常用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它们为什么有用?

【答案】(1)常用的记忆方法有:定位记忆法, 挂钩词记忆法, 关键词记忆法, 组织化图式和首字母缩写词等记忆方法。

①定位记忆法是在想象中把待回忆的项目放在熟悉的地标上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②挂钩词记忆法是以一组词汇作为“挂钩”, 将需记忆项目“挂”在这些词上, 通过需记忆项目与词汇的相互作用来促进记忆效果。

③关键词记忆法是学习外文单词时常用的方法。将已熟悉母语单词的发音和外文单词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心理表象, 借助该表象的链锁作用记忆单词。

④组织化图式是一种根据语义分类来组织信息, 然后把语义分类作为回忆的提示线索的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⑤首字母缩写词记忆法主要是利用首字母的明显记忆线索来提高记忆效果。

(2)这些记忆法之所以有用, 关键在于将需记忆的陌生信息系统地组织到有具体意义的已有知识网络中。

8. 关于长时记忆的持久性, 有关的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案】关于超长时程记忆(VLTM ), 或者称为超过三个月的记忆, 已经收集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1)Bahrick , Bahrick 和Wittlinger (1975)完成了对超长时程记忆的研究, 结果的数据表明, 超长时程记忆确实能持续很长时间, 而再认记忆能保持长时间不变这一事实也同样令人惊叹。这些结果都说明, 对遥远事件的再认记忆受到原先编码的程度以及复述分布的影响。

(2)Bahrick (1984; 也见Bahrick 和Phelps , 1987)在另一项实验结果显示, 关于西班牙语的知识在起初三年中减少得最快, 接着似乎进入一个稳定状态, 持续30年左右。大约25年后会失去某些知识。尤其是阅读理解方面。但是, 最初学到的知识在50年后大多还是有用的! 这种“长久的”记忆被称为永久储存。由此看来, 西班牙语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相当的有效性, 其他语言很可能也是如此。

(4)对名字的保持显得比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消退得更快一些, 这与许多认知心理学教授在

更短的时间间隔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

(5)名字再认和概念再认遵循着同样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回忆名字和回忆概念的开始便出现一个急剧下降。另外一个有些出乎意料却很有趣的发现是, 学习成绩和超长时程记忆成绩之间存在高相关。这说明, 学习活动是有益处的;也可以用来说明, 具有一个好记性是有益的。

(6)对信息的超长时程记忆, 都是起先快速下降, 然后趋向平稳并且在许多年中保持在一个相同水平上(排除随机水平)。

(7)图片记忆也存在着超长时程的现象。

三、综合题

9. 当今采用哪些造影技术?

【答案】(1)CT 扫描

①计算机辅助轴向断层扫描技术, 是采用计算机从平面(两维的)的X 射线图像生成三维影

CT 扫描也可以提供显示脑部结构的静态影像。像的方法。扫描时, 仪器围绕头部转动, 用很窄的扇

形X 光束照射头部。在波束光源的对侧有灵敏的探测器记录。CT 扫描将X 射线波束进行180度的旋转, 对同一器官摄取大量“图像”, 并生成内部的断层, 或曰“切片”。这种图像式的断层称为断层图(tomogram )。

, 可以②一种更为精密的CT 技术, 即动态空间重构仪(the dynamic spatial reconstructor, DSR )

用三维空间的方式显示内部结构。CT 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 但是相对来说时间分辨率比较低。

(2)PET 扫描

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对脑部所消耗的葡萄糖进行扫描。脑部活跃的部分需要更多的血流, 因而有更多的放射性示踪素汇集于脑部正在运作的区域。示踪素会发射射线, 射线能够被转化为可视的图谱。计算机将有关葡萄糖吸收量的数据进行编码, 在一张颜色编码的“脑地图”

上显示不同的活动水平。红色通常表示该区域活动水平较高, 蓝色则通常意味着较低的活动水平。

②PET 技术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但是难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因为其代价高昂, 而且记录影像的时间很长(目前约为20秒)。

(3)MRI 和fMRI

①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MRI )

a. 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MRI )可以提供脑结构的静态影像。MRI 技术将身体置于非常强大的电磁场中, 磁场使水中氢原子的原子核进行重新排列。通过测量, 就能够推断氢原子密度以及它

们和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的变化。由于氢反映了含水量, 因此可以将MRI 用于诊断和研究之目的。

b. 这一技术的一个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MRI 生成影像所需时间较长, 过去只可用于观察静态的生理结构, 而对于与认知有关的迅速变化的功能, 其几乎毫无用处。

②fMRI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可以检测脑部活跃区域血流量的増加, 从而既展现结构又展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