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填空题

1.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答案】语言学规律; 心理学规律; 教育学规律

【解析】探求教育的一般规律可以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应该遵循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规律。

2.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内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使语言规则内化。对于语言,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是用来触发语言习得机制的。

3.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__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史加重视_____。

【答案】学生; 学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

,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

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

4. _____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答案】课程设计

【解析】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根据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选定的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要考虑有关的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规模的大小。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5.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四个步骤。

【答案】预测

【解析】语言对比分析代表人物为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他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二、选择题

6.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中

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末

【答案】D

【解析】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了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语言学家的支持,形成了会议的共识。

7.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A. 对比分析

B. 中介语理论

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 心理语言学

【答案】B

【解析】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

8. 1977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 )教学。

A. 语法

B. 词汇

C. 句型

D. 任务

【答案】C

【解析】在进行句型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句型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人类天生具有的一种本能,而言语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9. 以结构、功能、 ( )、文化等多元大纲为指导,己经成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重要趋势。

A. 情景

B. 语义

C. 交际

D. 类型

【答案】A

【解析】情景指一定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功能离不开情景,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实现。在结构、功能、文化的大三角中,情景作为功能的一部分来研究。

10.保证( )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 难异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信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三、名词解释

1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答案】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12.失误与偏误

【答案】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在外语学习过程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不易改正。)

13.(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对第【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

二语言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包括工具动机和综合动机。工具动机指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综合动机指学习者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14.“语言习得机制”(LAD )假说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心灵主义(内在主义)关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

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