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馈
【答案】反馈,是指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受传者对传播者发来的讯息的反应。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双向传播或互动传播的基本构成环节,是新闻传播双向传递得以实现的基础。
2. 噪音
【答案】“噪音”,是指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其发送的信息的附加物和阻塞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在传播学中,噪音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对新闻信息而言,“噪音”是一种无用、虚假及有害的信息,它给受传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误差。新闻传播工作实际是不断地从大量的信息中,剔除不必要的噪音,把更为贴近信息原义的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3. 媒介环境
【答案】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新闻传播制度。媒介环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它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介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微观上研究媒介环境中的媒介变迁、转化和传播规律,探索它们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
二、简答题
4. 试析当前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答案】目前我国新闻界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敷衍,导致报道失实; 动机不纯,编造虚假新闻; 不顾影响,经营“有偿新闻”; 不择手段,进行煽情炒作; 贪图钱财,大搞钱稿交易; 无视法纪,侵犯他人权益; 猎奇求异,制造“文化垃圾”; 不计效果,刊播虚假广告等。
这些问题背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宗旨,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考察,造成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体制转型
①建国以来,中国的传媒在很长的时期内主要被视为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的传媒虽进入市场,但对形成必要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工作规范的思想准备不足,对于传媒业的基本职业规范不甚了解,因而在实践中发生许多涉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