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答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份在中国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化报刊。它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出版发行达七年之久。其目的是宣传“神理’夕,主要内容是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以及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等。在形式上,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月一期,免费赠阅,主要读者对象是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2. 新闻通道
【答案】在传播学和信息论里,信息通道也是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以此观察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通道即为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新闻传播的通道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如报刊的版面,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时间披段和频道等。
3.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坚持接触和利用新闻传播媒介的人。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
二、简答题
4. 简论新闻理论对当代新闻工作的意义。
【答案】新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即对实际经验中所含的具有普遍性的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新闻理论从社会的新闻活动(包括专业新闻工作)的全局出发,系统地告诉大家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只有既懂得应该怎么做,又明白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创造新的工作经验,才能把新闻实践不断地向前推进。这就是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