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2.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4.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5.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6.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7.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二、简答题

8. 查查有关辞书,看看下列两组汉语、英语词在词义方面表现出什么异同:

桌子——table

雪——snow

【答案】(1)现代汉语的“桌子”是一个单义词,指一种家具,泛指各种桌子:书桌、课桌、办公桌、餐桌、八仙桌、圆桌等等。英语的“table ”是一个多义词,它也表示桌子,但侧重于指餐桌之类,还可以指平面、平地、平板; 指食物、菜单; 指表、清单、目录等; 还可以作动词用,指放在桌上,展示、提议,列表等。

(2)现代汉语的“雪”有两个联系不很紧密的义项:①雪花②洗去、除去。英语中的“snow ”作为名词,主要义项是雪,也可以指雪状物(例如,海洛因、白色、白发等),作为动词指下雪,或指以雪覆盖,以巧言诱骗等。

9. 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 英语行不行?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在汉语中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而英语则可以用aunt 来统一表示这些称呼。这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因此,在家族中对不同人的称呼也不相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家族亲戚地位不同,有姑父、舅父、叔父、伯父的不同称呼,自然也就有对应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的不同称呼; 而英吉利民族中,没有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儿女皆有继承权,姑父、舅父、叔父、伯父处于同样的地位和关系中,完全可以用同一个词语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亦是如此仅用“aunt ”一词即可。

10.《汉语拼音字母歌》中有哪些单元音字母? 它怎样代表普通话10个单元音韵母? 为什么?

【答案】《汉语拼音字母歌》中的单元音韵母有a , e , i , o , u.

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有三类:

(1)舌面元音,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即

(2)舌尖元音,(3)卷舌兀音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习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11.“聪明”和“智慧”是一组同义词,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1)语法方面的区别

聪明:是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如受副词修饰,修饰名词,可以做谓语中心等等。 智慧:是名词,具有名词的特点,可以做主语宾语,可以接受形容词的修饰等。

(2)语义方面的区别

聪明可以与生俱来,但是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我们可以说“一个小孩很聪明”,但不能说“他很有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3)语体方面的区别

智慧,书面语色彩比较浓。聪明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

12.借代也就是“换名”,为什么要“换名”? 换名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1)“换名”的原因

借代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表达富于变化,取得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换名的方式

①特征代本体。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②专名代泛称。如用“诸葛亮”代替有智谋的人。

③具体代抽象。如用“头脑”代替思想。

④部分代整体。如用“柴米油盐”代替所有日常生活资料。

13.“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意思都固定下米,并说明各个意思中“跟”的词性。

【答案】①我跟他都去过。(“跟”是连词)

②我曾经跟他去过。(“跟”是介词)

③我跟着他去过。(“跟”是动词)

三、论述题

14.什么是语体? 不同语体对词语和句式的选择有什么不同特点吗? 请举例说明。

【答案】(1)语体的含义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人们的交际范围是广泛的,语体是为了满足一定交际的需要。所以社会性是语体产生的条件,言语性是语体存在的根据,语体为人们的特定交际活动提供了语用框架。

语体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