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大学艺术学院906美术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名家美术作品图片,此做法的意图是( )。

A. 增强学生语言评述能力

B. 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

C. 激发学生对收藏的热爱

D. 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答案】A

【解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2. 透视是一种在绘画活动中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和( )方法。

A. 绘画

B. 观察

C. 表现

D. 理解

【答案】C

【解析】透视是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立体效果的一种方法。

3. 属于“扬州画派”的画家是( )。

A. 黄慎、任颐、周暮桥、郑曼陀、吴友如

B. 郎世宁、唐岱、樊析、冷枚

C. 金农、汪士慎、华暑、郑燮

D. 吴历、挥寿平、王原祁、王晕

【答案】C

【解析】扬州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解、汪士慎、华暑等。

4.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初一《漫画》一课教学难点的是( )。

A. 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

B. 感受漫画的教育功能

C. 认识漫画的娱乐作用

D. 学习漫画人物的造型方法

【答案】D

【解析】ABC 三项当中所提到的“了解”、“感受”、“认识”解。而学习漫画人物的造型方法则超出了初二学生的认知范畴,均属于初_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初步了目标设置过高。

5. 明末画家董其昌曾说“文人之画,自王右皿始……”其中,王右y 指的是( )。

A. 王蒙

B. 工原祁

C. 王洽

D. 王维

【答案】D

【解析】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6. 美术语言是指美术的造型元素和( )。

A. 形式原理

B. 透视原理

C. 点、线、面

D. 块、面

【答案】A

【解析】美术语言是指美术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7. 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A. 后印象画派之父

B. 现代绘画之父

C. 印象派之父

D. 当代绘圈之父

【答案】B

【解析】保罗·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8. 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

A. 学生的评价

B. 学习状态的评价

C. 文本材料的评价

D. 课堂教学的评价

【答案】B

【解析】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的评价。

9.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摸底”考查,这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自身评价

【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属于“教学前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评价对象的基础、现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具体原因等做出鉴定。

10.各小组同学到台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和制作过程,然后进行相互的评价。这是( )。

A. 学生自评

B. 同学互评

C. 教师评价

D. 家长评价

【答案】B

【解析】同学之间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评价,属于典型的同学互评。

11.关于教学评价的目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B. 为了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C. 为了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状态

D. 为了教师评定学生等级

【答案】D

【解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习效果、教学状态等评估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得到发展。

12.在达维特的《马拉之死》(1课时)欣赏教学中,不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 分析作品背景与艺术价值

B. 重点讲述人物的轶闻故事

C. 介绍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

D. 师生模拟作品表现情景

【答案】B

【解析】C 两项均为美术教学中需涉及的讲解内容; D 项的内容则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