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45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托勒尔

【答案】托勒尔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诗人和戏剧家,与乔治·凯泽齐名,是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德国剧作家。托勒尔的戏剧特色,在于他的戏剧与他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几乎他的每一部剧作都带有政治主题,宣扬他的左倾政治理念。其代表作品有《群众与人》、《请注意,我们还活着》等。

2. 莫里哀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古典主义喜剧家,古典主义时期最具有平民倾向的戏剧家,代表作有《伪君子》、《恨世者》、《吝啬鬼》和《堂璜》等。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创作奠基时期,主要创作滑稽剧和情节喜剧; 第二阶段为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创作社会问题剧:第三阶段为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第四阶段为创作晚期,创作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

3. 《费德尔》

【答案】《费德尔》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古典主义剧作家让·拉辛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雅典国王的继后费德尔爱上继子的故事,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贵族妇女的微妙心理,透露出理性主义气息,作者拉辛将戏剧中的“三一律”原则运用自如,风格严谨,语言自然典雅,使《费德尔》成为一部经典悲剧。

4. 索福克勒斯

【答案】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很有才华,曾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据说他的剧作有130余部之多,流传至今的只有《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等七部,其中《俄狄浦斯王》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在剧中他首创了“倒叙式”的结构范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他的创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并标志着希腊悲剧进入了成熟阶段。

5. 阿里斯托芬

【答案】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是希腊旧喜剧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了340部剧作,现存11部。《阿卡奈人》是他第一部获得头奖的作品,通过农民狄开奥波利斯单独和敌人蜡和,从而过着幸福生活的荒诞故事,表达人们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其他作品有《蛙》《财神》《鸟》等。

二、简答题

6. 辨析悲剧与喜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异同。

【答案】古典悲剧描写的多是高尚的人物,通常主人公因为过失或判断失误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致命的后果。悲剧是人对自己的本性和社会认识的戏剧化表现,人性和社会一直处于命运的威胁之下,而悲剧英雄则通过人为破坏性行为打破这种威胁,最后又不得不承担一部分责任。

喜剧违常描写比普通人更低的人物。如亚里十多德在《诗学》中所说,喜剧通常描写不如我们的人物,那就意味着喜剧人物身上通常有许多显见的缺点,或集中了普通人的性格缺陷。

7. 简述“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在《禁闭》中的表现。

【答案】“他人即地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意思即他人的存在就是我的地狱,原因在于人总是对他人有着审判和奴役的倾向,但自我又身处被审判和被奴役的倾向之中,因此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内涵。在萨特的情境剧《禁闭》中,这一哲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色情狂艾斯黛情迷懦弱的加尔散,同性恋者伊内斯心仪艾斯黛,因此为了争夺对方,三者之间产生了无休止的争吵。

(2)三者都带有双重人格,更加使得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否定和嘲讽对方的同时,他们也遭受了对方的攻击,因此身处于审判与被审判、奴役与被奴役的处境之中,成为萨特“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这一哲学的真实写照。

8. 辨析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有何不同。

【答案】悲剧由古希腊人创立。其词源"trag-os" ,意为“公羊”和“歌颂”,这反映出悲剧题材实际上起源于宗教庆典。在这种庆典上,人们颂扬并以山羊作牺牲奉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举行祭祀时,人们会合唱赞美歌,讲述有关酒神的神话故事。往后,合唱队增加了专门描述故事的一个演员,故事也扩大到酒神以外的神话,与合唱队有问有答,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悲剧。

喜剧的形成稍晚于悲剧,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占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9. 简述《巴巴拉少校》的艺术魅力。

【答案】《巴巴拉少校》是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它以救世军为题材,反映了贫富不均和劳资冲突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其艺术魅力在于:

(1)围绕重大社会问题,设置一些议论场面

针对剧作触及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重大问题,作者设置了一些议论场面,并通过剧作中的人物之间的辩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争执讨论,吸引观众对这些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如安德谢夫就统治英国的是金钱还是道德品质这个问题和儿子进行的辩论等。

(2)混合运用了讽刺与夸张手法

安德谢夫用夸张的语言吹嘘自己就是英国政府,一方面暴露了安德谢夫的厚颜无耻,另一方面又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民主政治的虚假性。这些语言表面上像是夸大之辞,实则却有辛辣的讽刺意义; 安德谢夫自我吹嘘得越起劲,讽刺意味越强。

(3)人物处于相互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人物却在一个平台一个水平线上互相控制与反控制。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这部作品中,设置了同样充满智慧的两派人物。因此观众不可能马卜看出来谁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人们的兴趣依然“只集中在起阴挠作用的人物身上”,但是每一个人都是阻挠者,好像是打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一副牌,但是赢家只有一个,这让人感到未知,于是观众们只好都“拭日以待”。

(4)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

《芭芭拉少校》这部剧的确“很古典”,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与古典主义戏剧结构具备一致性。戏剧围绕着新老两代人展开的,虽然老的一代人不是典型的阻挠爱情的势力,但是可以感觉到某种威胁,即新老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思维所带来的冲突。年轻一代人的愿望照例是受到老一代人的阻碍。而且最后还是以大完满,没有排斥任何人而告终。

10.简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案】《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通过诗人的再创造,普罗米修斯形象获得了崭新的寓意,表达了新时代的进步思想。

(1)反映了现实斗争。诗歌虽然采用古希腊题材,但植根于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通过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独裁专制的斗争,真实地揭露了英国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罪恶。

(2)塑造了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诗剧一反埃斯库罗斯悲剧中普罗米修斯最后妥协的结局,将普罗米修斯的反叛精神进行到底,寄托了自己的革命情怀和崇高理想,歌颂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统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诗剧最后描写反抗者推翻了残酷的暴君,解放了所有的被压迫者,迎来了一个人人平等、幸福快乐的美好世界,从而也肯定了暴力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表达了诗人建立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之理想,以及对美好前途的乐观精神。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诗剧气魄宏大,想象丰富。诗歌立足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将人类追求光明的斗争通过神话题材揭示出来,并放在全宇宙的背景下展开,景色壮丽雄伟,情节富有幻想色彩,形象生动离奇。

(2)全剧用诗歌形式写成,而且常常直抒胸臆,风格热情洋溢,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

(3)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哲理性。诗剧运用的神话故事本身就具有象征色彩,概括了人类善与恶、专制与反抗的斗争。作为人类哲学日历上最早的殉道者,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人物身上具有的象征性和哲理性在该诗中得到了突出,他不仅作为人类反抗黑暗统治的代表和善的化身,而且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即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诗剧中其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