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达达主义

【答案】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是由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组织的文学团体“达达”而得名。达达主义着力于表现矛盾、荒诞、不合逻辑的事物,以批判的观念审视传统,具有破坏的冲动。达达主义对当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上世纪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2. 埃斯库罗斯

【答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的作品现存七部悲剧:《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和总称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这些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封建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世界观。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情节虽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

3. 教育剧

【答案】“教育剧”是叙事剧的一种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宣传、鼓动的直接产物,是布莱希特在尝试创立叙事剧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体裁。“教育剧”的主题大多表现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它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日的; 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4. 《费德尔》

【答案】《费德尔》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古典主义剧作家让·拉辛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雅典国王的继后费德尔爱上继子的故事,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贵族妇女的微妙心理,透露出理性主义气息,作者拉辛将戏剧中的“三一律”原则运用自如,风格严谨,语言自然典雅,使《费德尔》成为一部经典悲剧。

5. 正剧

【答案】启蒙时期创立的一种戏剧形式,又称“悲喜剧”或“启蒙戏剧”。它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着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它赞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批判封建贵族阶级和专制制度; 在形式上,采用日常语言,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将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生动活泼。法国的狄德罗和德国的

莱辛等对此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大力提倡,法国戏剧家博马舍是这一戏剧理论的成功实践者,主要有《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等。

二、简答题

6. 辨析悲剧与喜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异同。

【答案】古典悲剧描写的多是高尚的人物,通常主人公因为过失或判断失误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致命的后果。悲剧是人对自己的本性和社会认识的戏剧化表现,人性和社会一直处于命运的威胁之下,而悲剧英雄则通过人为破坏性行为打破这种威胁,最后又不得不承担一部分责任。

喜剧违常描写比普通人更低的人物。如亚里十多德在《诗学》中所说,喜剧通常描写不如我们的人物,那就意味着喜剧人物身上通常有许多显见的缺点,或集中了普通人的性格缺陷。

7. 试举例说明城市戏剧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戏剧是在14世纪民间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道德剧、傻子剧和闹剧,它常常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描写城市生活和市民生活,表达市民阶级的意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幽默讽刺风格。道德剧的内容是劝善惩恶,使用寓意手法,把抽象的观念拟人化。傻子剧通过人物装傻来讽刺贵族和教士。闹剧是城市戏剧中现实意义最强的剧种,它最初作为穿插于宗教剧中的幕间剧而演出,后来独立出来广泛流行于14, 15世纪,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表现人情世态,生活气息较浓,充满戏谑和嘲弄,生动活泼。法国闹剧《巴兰特律师》为城市戏剧的代表作。

8. 试比较古典主义悲剧和古希腊悲剧的异同。

【答案】在悲剧理念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了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但是,古典主义悲剧尤其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呈现了与古希腊悲剧最大的不同。

(1)在主题上,古典主义悲剧受到政治的影响,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其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中的政治内涵得以增强。

(2)在题材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与古希腊悲剧基本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而不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但古典主义在有限的故事空间里,对旧有题材进行了构思和演绎,融入了时代的新内容。

(3)在悲剧人物上,古典主义悲剧中的人物较古希腊悲剧有更为明确的社会属性,人物性格更富个性,更加注重普通人的感情; 而且,不局限于希腊悲剧的帝王将相。

(4)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布瓦洛关于古希腊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之说,将其分为崇高和卑下两种体裁。

(5)二者都遵守“三一律”,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9. 简述“欧那尼之战”的经过及其影响。

【答案】《欧那尼》是雨果戏剧的代表作,剧本内容和形式都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实践了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从而遭到古典主义拥护者的强烈反对。在演出过程中,该剧支持者和古典主义拥夏者爆发了法国戏剧史上的一次斗争,被文学史称之为“欧那尼之战”。

《欧那尼》上演时,在观众中引发了占典主义戏剧和浪漫主义戏剧追随者之间的斗争,即著名的“长发对秃头”的战斗,古典主义者派人阻扰剧本上演,并对其进行污蔑和攻击,一些拥护新文艺的青年积极拥护该戏剧的演出。两派的激烈斗争一直贯穿在整个上演期间,最后浪漫主义文学支持者获得了胜利,结束了古典主义戏剧在法国剧坛的统治地位。

随着雨果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的成功,浪漫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运动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浪漫主义运动不仅在英、法、德等国开始了第二个时期的发展,涌现了雪莱、雨果、霍夫曼等杰出代表,而且还扩大到东欧、俄国和美国,在这些国家形成全国性的流派或运动,推动了各自民族文学的繁荣昌盛。

10.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任选)为例,谈谈人文主义戏剧的思想特色。

【答案】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精神核心。同时人文主义文学注重描写现实生活,表达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文学将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斗争武器,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欲望要求,肯定了人的权利,传达了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为例,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色主要有:

(1)表达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

人们普遍感到“世界的末日到了”。新国王克劳狄斯为权势所诱惑,私欲的洪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以杀兄之暴行,夺取王位,霸占嫂嫂,又以奸诈的手段企图置王子哈姆雷特于死地。克劳狄斯象征着文艺复兴晚期以满足个人私欲为核心的“新信仰、新道德”。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对“颠倒混乱”的人的生存环境的描绘,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而且指出了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放纵人的欲望对社会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性,作者在对“颠倒混乱”的社会表现出深深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其实质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 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

(2)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说明哈姆雷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但是,这种美好的世界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惶惶不可终日。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雷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 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