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之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解释,是从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国家这种政治权力组织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是这种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过程支配关系和生产结果的分配关系。
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依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组织。其主要特征为: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3)国家是一种暴力机器。
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按照此标准,可以把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 分析影响公共政策评价的因素。
【答案】公共政策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对公共政策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却是十分困难的,面临着重重阻力和障碍。有些评价活动无法开展,有些评价活动只是一种形式而缺乏实效,有些评价与实际的公共政策运行过程差距太远。影响公共政策评价的因素有:
(1)公共政策目标的多元性和弹性
公共政策评价的一个重要层面,是衡量该项公共政策是否达到目标,或者接近目标至何种程度。如果公共政策目标是单一的、明确的,并可用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表示,那么开展政策评价比较容易。
(2)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公共政策实施产生的效果往往既有预期的,也有非预期的; 既有显性的、一目了然的,又有潜在的、不易感知的; 既有实质性的,又有象征性的。正是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再加上许多影响政策的因素难以测定,给政策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政策资源的混合是指投入不同政策的资源彼此纠结在一起,难于明确界定某些政策的总投入到底是多少。政策资源的混合使政策的成本难以核定,而其“纯效果”也难以测定。政策行为的重叠是指针对相同的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和部门都制定并执行各自的政策。
(4)行动与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
公共政策评价是建立在政策行动与实际社会情况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之上的,即要明确哪些社会情况的改革是由公共政策行动导致的。社会实际情况的改变,往往会受到公共政策行动之外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
①内在变迁。社会事件或目标群体的状态会受自身内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②长期趋势。社会发展存在一些总体的趋势。这种长期的时间因素可能会影响结果的产生,提高或掩盖政策的净效果。
③介入事件。在短期内,突发事件可能会对公共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评价有赖于充分的信息。如果缺乏足够的公共政策信息,政策评价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可靠性就无从谈起。
(6)公共政策评价的资源保障水平
政策评价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评价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认同,决策者和执行者并不愿意从有限的政策资源中拿出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评价活动。
(7)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态度
政策评价最终要对政策的绩效进行评定,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功过进行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也可能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损害其切身利益。
3. 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合理性。
【答案】(1)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追求远大的目标。决策的手段是从试错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决策者考虑的仅仅是」些熟悉的恰当选择,当他们发现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就会停止寻求这个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被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以往的政策、惯例基础上制定新政策,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是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渐进决策模型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按部就班原则、积少成多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
②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一个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利的决策者的讨价还价和妥协起着主导的作用,最终达到的决策在实践中便具有十分的可行性。林德布洛姆总结到,渐进决策模型由下列“相互支持的简化和集中战略”组成:
a. 分析局限于少数比较熟悉的政策方案,它们与现实的方案仅有着细小的差别;
b. 分析连结政策目标价值和问题的经验层面(即不需要明确区分价值与紧跟其后的实现价值的手段);
c. 分析更多地关注于补救缺陷而不是追求正面的目标;
d. 分析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e. 分析只能发现某一个方案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重要可能结果;
f. 政策过程中许多参与者的存在使分析工作分裂化(每个参与者都只注意到整体问题的一小部分)。
③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无法大幅度地改变现状是由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
a. 讨价还价的活动需要各方参与者共同对有限资源进行分配;
b. 墨守成规是官僚行为的特性,这在另一方面也促使决策者保持现存的模式; C. 在多数的政策领域中,政策选择的一致性是难以达成的。
(2)渐进决策模型的合理性表现
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渐进决策是理性的。这是因为,新的政策将会产生学习成本、与原政策系统的摩擦成本、结构转型成本等。因此,现实中的公共政策是一个逐步演化、完善的渐进过程。在渐进模式的视角下,公共政策会依照圆有的惯性,遵循原有的路径缓慢地演变,这种政策惯性对于节约信息成本而言无疑是经济和理性的。
②渐进决策模型在政治上也比较可行,该模型对缓解矛盾冲突、维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渐进决策模型是基于对理性决策模型的质疑而提出的,认为既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公共政策,就应对现行的公共政策不断进行修正。同时,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作为现行体制下的受益者,他们倾向于维持社会的现状,态度保守,不会轻易改变现行政策,即使改变也是渐变,而非突变。
4. 试评价精英分析模型。
【答案】(1)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统治权的精英人物决定,并由行政官员和行政机关付诸实施,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偏好、利益和价值选择。因此,精英分析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议制民主下各国决策的实际可能的情形。精英分析模型最大的启示是,公共政策并非集合大众的意见而形成,而是由社会上少数人所决定,尤其是在一些民主根基并不深厚的地方。
(2)政治精英的分析方法为比较政治研究及比较政策分析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这是因为,在不同政治系统以及同一政治系统的不同时期,政治精英的基本品质、选拔途径、培养方式与民众的关系等均有不同。通过这些变量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政治系统及同一政治系统不同历史时期中政治精英的基本区别,进而揭示整个系统的差别。
(3)精英分析模型是将公共政策视为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所持的信念、价值观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精英的政策立场不会受到民众舆论的影响,而是民众对政策的看法常受到精英政策立场的影响。政策是从精英向下流至民众,而不是政府响应民情的结果。因此,不是人民大众通过他们的需求与行动决定公共政策,而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精英决定公共政策,政府只是执行已经决定的政策。从这个角度看,精英分析模型更多地强调了居社会少数的精英阶层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公共政策的“公共”原则,漠视了公众的公共利益。
5. 简要评析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答案】(1)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是指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